- 护士币
 - 264 点
 - 最后登录
 - 2016-5-7
 - 注册时间
 - 2008-12-2
 - 积分
 - 267
 - 帖子
 - 507
  
 
 
 
    
- 护士币
 - 264 点
 - 最后登录
 - 2016-5-7
 - 注册时间
 - 2008-12-2
 - 帖子
 - 507
  
 | 
临床上病人在静脉穿刺后因止血方法不当造成皮下淤血、血肿的事屡见不鲜。现将出血及止血的原因和方法报告如下。 
 
    1 不良后果 
 
    (1)血肿、淤血刺激局部组织、神经引起局部疼痛不适,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带来恐慌。 
    (2)长期输液的病人皮下的血肿、淤血掩盖了好的静脉血管为护士第2次静脉穿刺造成了一定难度,大大降低了穿刺成功率。 
    (3)对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如:糖尿病、肿瘤晚期、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等,皮下的血肿、淤血会成为一个潜在的感染灶形成脓肿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4)血肿、淤斑需要长时间被吸收、消散,给病人在视觉感观上造成恶性刺激,容易给本身自卑的心理带来负面应响。 
 
    2 止血误区 
 
    然而我们常见的止血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压部位不准确。我们常采用1~2指按压往往只压住了皮肤上 的穿刺点而漏掉了血管穿刺点,造成了皮下持续出血。 
(2)按压力度不够。许多护士为了方便经常用胶布取代手指按压,未达到有效的止血。 
(3)按压时间不够。护士因工作繁忙在注射完后往往按压1min甚至不到1min,在末确定是否止血的情况下就匆匆离去,并且未交待病人或家属继续按压的时间,然而出血并未止住,导致皮下淤血或血肿。 
 
    3 止血技巧 
 
    由此可见掌握静脉穿刺后的正确止血方法十分重要。现就止血技巧介绍如下:在确认病人药液滴注完毕后,首先松解固定穿刺针的所有胶布,将准备好的无菌棉片用无菌止血钳取出覆盖于穿刺点上,护士将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并拢横向垂直于血管走向,轻轻按压住穿刺点及血管近心端,另一只手迅速拔出针头,按压手立即稍用力持续按压4~5min(对凝血机制差的病人需延长按压时间)。在确认已完全止血后方可离开,并告知病人在短时间里不可让输液后的肢体剧烈活动,以免造成穿刺点再次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