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坛_护士网_护理论坛_512华护士论坛_国际护士论坛_卫生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转)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护士币
264 点
最后登录
2016-5-7
注册时间
2008-12-2
帖子
5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8 22:1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摘要】  本文总结新生儿N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吸氧、低体温、置暖箱、羊水污染、窒息、反复吸痰(插管)、预防应用抗生素、长时间住院,并概述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NICU  新生儿  院内感染
        新生儿刚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发生急剧的变化,首次接触外环境,很可能受致病菌感染。NICU是专门护理新生儿的特别监护室,特别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很好的护理。但NICU内的新生儿也接触到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笔者查阅近十年来文献,结合自己经验,现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概述如下:
        1  新生儿感染致病菌及敏感抗生素
        国内报道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16.1%,也有报道感染率较低的为2.27%[1],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皮肤黏膜、血液、胃肠道等。也有研究回顾性分析2874例住院新生儿,得出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7.3%在皮肤黏膜,感染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所致[2]。二代及三代头孢类药物是常用于新生儿感染的抗生素。笔者经验,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新生儿感染抗菌效果好。有研究分析NICU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观察到所有病例革兰阴性杆菌及绝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常规用药[3]。
        2  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
        经文献报道,目前公认的NICU感染危险因素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吸氧、低体温、置暖箱、羊水污染、窒息、反复吸痰(插管)、预防应用抗生素、长时间住院。
        分析原因是:早产儿、低体温儿和低体重儿相对正常新生儿来说,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如上呼吸道粘膜薄弱,淋巴滤泡发育不全,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吞咽动作不协调,易致吸入性肺炎;如胃酸浓度低,胃肠道粘膜渗透性高,胃肠道动力障碍等易发生肠道感染;如血浆中免疫球蛋白不足,更易发生各种感染。低体温儿置于暖箱内,暖箱中温湿度都助长细菌生长繁殖,所以置暖箱中的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加大。
        吸氧、吸痰引起感染的原因一方面是需要吸氧及吸痰的新生儿原本就存在缺氧,体质较差,对感染的抵御不强;另一方面,吸氧是对呼吸道粘膜上皮纤毛的一种物理刺激,使其活动减弱甚至停止,呼吸道的防御保护能力降低,易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导致呼吸道感染;而一次性吸痰管对新生儿的口、咽、鼻、喉粘膜有损伤,破坏粘膜屏障,减弱了对致病菌的抵御性,同时吸痰操作本身就增加带入病原菌的机会,所以插入性操作使新生儿感染的几率增大,加上反复吸痰的对象大都有窒息或羊水吸入,本身有较大的危险性。
        羊水污染和窒息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影响较大。笔者统计本院既往NICU的病例,羊水3度污染的新生儿约58 %发生医院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约50% 发生医院感染。
        预防应用抗生素原本是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但除非是有明确母病史,有针对性的治疗淋病性眼炎和衣原体感染,否则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反而容易造成新生儿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有报道应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发生感染的几率就越高[2]。
        长时间住院增加了新生儿与病原菌的接触机会。NICU 的新生儿本身为高危人群,普遍对致病菌的抵抗力低下。医院并不是一个清洁环境,住院时间越长,接触致病菌的机会就越多,加上诊疗操作越多,引入病原菌的机会就越多,感染机率越大,若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进入,更增加了NICU的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所以不提倡新生儿长时间住院。
        3  新生儿感染的传播途径
        笔者总结新生儿感染有6个传播途径:①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容易被细菌污染,如不经过认真消毒,这些致病菌通过接触又传播给新生儿,常用的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喉头镜等都可成为潜在的感染源;②飞沫传播,NICU中其他带菌新生儿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携带致病菌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播散,易使带有致病菌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③媒介物传播,致病菌通过治疗用的血液制品、药品、食物或水造成传播。
        4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对策
        4.1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一大措施就是严格做好消毒和灭菌工作。对NICU内各类设施及新生儿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必须严格灭菌,室内宜设置通风设备,使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洁。保洁工具要专用,并固定专门的水池或桶清洗,避免清洗环节的污染和致病菌的传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更换静脉输液装置,护理新生儿的各项操作都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暖箱应定时消毒、清洗再消毒,内壁每日应用消毒液擦拭。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用皂液流动水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手消毒,探视人员也须遵守良好的卫生规范,必须换清洁衣及专用鞋。
        4.2保护易感人群:对早产儿、低体重儿要加强监控,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如确有缺氧发生需要吸氧,一旦纠正后即停止吸氧;考虑到羊水污染及窒息易导致新生儿感染,应预防新生儿窒息;减少吸痰等插入性操作;严格限制抗生素应用,只针对确有致病菌的患儿如治疗淋病性眼炎和衣原体感染;与家长商议缩短住院时间。
        5  小结
        在NICU住院的患儿原本就体质弱,更应该加强防治院内感染。国外曾报道NICU严格掌握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征,可控制一些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国内有报道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可从16.20%降至8.29%[4]。笔者经验是:在做好了严格消毒、灭菌,限制人员探视,减少插入行操作及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之后,新生儿感染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大学二年级

儿科-BOBO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士币
5198 点
最后登录
2016-4-27
注册时间
2010-7-5
帖子
71
2#
发表于 2010-11-27 09:39:34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NICU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微信号:hushixuexi

Archiver|护士论坛是一个公益的、非营利性质的综合社区(QQ:1454717713) ( 粤ICP备10205123号-1 )  

GMT+8, 2024-12-23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