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40 点
 - 最后登录
 - 2010-1-27
 - 注册时间
 - 2010-1-5
 - 积分
 - 40
 - 帖子
 - 77
  
 
 
 
   
- 护士币
 - 40 点
 - 最后登录
 - 2010-1-27
 - 注册时间
 - 2010-1-5
 - 帖子
 - 77
  
 | 
第十二章(一)  口服给药法作业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哪项是最重要的(  A  ) 
 
A. 遵医嘱给药     
 
B. 给药途径要准确   
 
C. 给药时间要准确  
 
D. 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 给药中要经常观察疗效 
 
2.服磺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C    )  
A.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B.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C.避免尿中析出结晶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3. 服用毛地黄制剂的病人(成人),心率每分钟少于多少次时不可使用(  D  ) 
 
A. 30次/分钟         
 
B. 40次/分钟  
 
C..50次/分钟        
 
D. 60次/分钟 
 
E. 70次/分钟 
 
4.护士发药时,下列哪项做法不符合要求  (  E. ..) 
 
A. 服铁剂药后需漱口 
 
B. 危重病人及小儿应喂服 
 
C. 服毛地黄前需测心率 
 
D. 服安眠药应防成瘾 
 
E.. 遇病人有疑问时,应说服其服药 
 
5.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C  ) 
 
A.药名用中、外文对照       
 
B.装密封瓶中保存 
 
C.应加锁并认真交班   
 
D. 于阴凉处存放 
 
E.药物分类放置 
 
6.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 C ) 
 
     A. 止咳合剂             
 
B. 棕色合剂    
 
C. 1%稀盐酸 
 
D. 碳酸氢钠    
 
E. 颠茄合剂 
 
  
 
多选题 
 
1.药物在保管时,药瓶的标签上应标明(ABC ) 
 
    A.浓度     
 
B.剂量  
 
C.名称    
 
D.不良反应 
 
    E.禁忌证 
 
2.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药物保存时应( BCE  ) 
 
  
 
    A.远离明火处     
 
B.装入有色瓶中  
 
C.放阴凉处    
 
D.应放在冰箱内 
 
    E.加盖密封 
 
3.应放入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有( BCD ) 
 
    A.地塞米松    
 
B.破伤风抗毒素 
 
C.胎盘球蛋白    
 
D.胰岛素 
 
    E.氢化可的松 
 
4.分发药物时应做到(  BCE  ) 
 
    A.发给患者后离开     
 
B.仔细查对患者与药物  
 
C.向病人解释眼药方法   
 
D.病人不在,查对正确放床头柜上 
 
E.危重病人帮助服药 
 
  
 
二、问答题 
 
(一)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是什么?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注意:注意用药后 
 
(二)简述药疗的原则。 
 
   药疗的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在服药过程中,经常观察病情和疗效,必要时做好记录。 
 
(2)为了使药物能达到疗效,给药时间要准确。 
 
(3)给药剂量、浓度和途径要准确。 
 
(4)给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并向病人进行用药知识的指导。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药过程中,须做到三查七对一注意。 
第十二章(二) 注射法作业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婴儿接种卡介苗正确的部位及方法( B ) 
 
A.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 
 
B.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 
 
C.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D.三角肌,肌肉注射 
 
E.股外侧,皮下注射 
 
2.臀大肌注射的联线定位法正确的一项是(  E  ) 
 
A.骼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下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下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3.为2岁以下婴幼儿作肌肉注射的不恰当做法是( A ) 
 
A.宜选用臀大肌 
 
B.注射时固定肢体,以防断针 
 
C.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D.需长期注射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E.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需注意配伍禁忌 
 
4.为某病员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时有阻力,但无肿胀,抽之有回血,用局部热敷无效应考虑是(  C  )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针头部分阻塞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针头斜面一部分穿透下面血管壁 
 
E.静脉痉挛 
 
5.股静脉的穿刺部位在(  A  ) 
 
A.股动脉内侧 
 
B.股动脉外侧 
 
C.股神经内侧   
 
D.股神经外侧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6.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肌肉注射时最好选用(  C  ) 
 
A.臀大肌          
 
B.股外侧肌        
 
C.臀中、小肌 
 
D.前臂外侧 
 
E.上臂三角肌 
 
7.下列哪项不符合无痛注射法 (  E  ) 
 
A.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B.使肌肉松弛 
 
C.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D.注射刺激强的药浓针头要长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后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 
 
8.有关皮内注射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部位是前臂掌侧 
 
B.消毒忌用碘酊   
 
C.进针角度为5度 
 
D.拨针时勿按压 
 
E.只用于药物过敏试验 
 
9.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分手可接触(  E  ) 
 
A.针尖                  
 
B.活塞                  
 
C.乳头 
 
D.针梗 
 
E.针栓 
 
10.各种注射的定位法哪项是对的 (  E  ) 
 
A.臀大肌注射法→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 
 
B.皮内(ID.)→前臂掌侧上段 
 
C.皮下(H)→肩峰下2~3横指的三角肌处 
 
D.股静脉→股三角区外上方 
 
E.臀中肌注射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多选题 
 
1.为小儿作肌肉注射应 (  B.D ) 
 
A.固定针梗部位 
 
B.防止针头脱出、药液外流 
 
C.不可选择臀小肌注射 
 
D.必要时可快进针、快射药 
 
E.可选择臀大肌注射    
 
2.静脉注射选择的血管应 (  A.C ) 
 
A.较粗直    
 
B.靠关节处    
 
C.弹性好 
 
D.靠静脉瓣处 
 
E.无脂肪肌肉处 
 
3.肌肉注射部位应选择 (  A.B.C.D.E ) 
 
A.肌肉较肥厚          
 
B.远离大神经          
 
C.远离大血管 
 
D.皮肤无发炎、化脓、硬结 
 
E.无皮肤病处 
 
4.皮下注射部位 (  A.B.C.D.E )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            
 
C.腹部 
 
D.后背 
 
E.大腿外侧方 
 
  
 
二、问答题 
 
(一)阐述注射原则.    
 
答: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保持注射器、针头相应部位无菌 
 
    (3)注射部位的皮肤需消毒 
 
(4)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根据药量多少、药液性质、注射方法和病人情况选择。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1)     避开大的神经、血管、骨隆突处。 
 
(2)     避开炎症、损伤、硬结、瘢痕处。 
 
(3)     长期注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5.进针前排气,进针后检查有无回血 
 
6.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 
 
7.减轻病人的疼痛 
 
(1)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不安和害怕 
 
(2)       分散注意力 
 
(3)       取适当的体位,使肌肉松弛 
 
(4)       掌握“两快一慢”技术 
 
(5)       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6)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针头要较长,进针要较深。 
 
8.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应妥善处理:消毒→毁型→专人定点回收。  
 
  
 
(二)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       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而易于固定的静脉。 
 
(2)       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血管,应有次序地先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3)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和观察病员的主诉和体征,以及病情变化。 
 
(4)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可另备一盛有等渗盐水的注射器和针头,先作穿刺,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调换另一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三)静脉注射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答: 
 
(1)       针尖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皮下。           
 
(2)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渗出至深层组织。 
 
(3)       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19.2岁以下婴幼儿为何不宣选臀大肌注射? 
 
答: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故宜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 
 
 第十二章(三)过敏试验习题答案 
一、             选择题 
单选题 
 
1.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中,错误的是(    E    ) 
A 组织胺 
 
B 缓激肽 
 
C 白三烯 
 
D 5—羟色胺 
 
E 多巴胺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中,不符的是(    C    ) 
A. 呼吸道阻塞症状 
 
B. 循环衰竭症状 
 
C. 发热、关节疼痛症状 
 
D.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E.皮肤过敏症状 
 
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在抢救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C  ) 
 
    A.立即通知医生抢救 
 
    B.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C.立即停药,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摩 
 
E.静脉输液,给氢化考的松 
 
4.引起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抗体是( D ) 
 
A.IgA 
 
B.IgM 
 
C.IgG 
 
D.IgE 
 
E.IgD 
 
5. TAT需重做皮试的时间是(  C  ) 
 
A.停药1天 
 
B.停药3天 
 
C.停药7天 
 
D.停药14天 
 
E.停药20天 
 
6.以下应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项目中哪项不符( B ) 
A.首次使用青霉素 
 
B.停止使用青霉素24h,需再用时 
 
C.停止使用青霉素三天后,需再用时 
 
D.在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更换批号时 
 
E.在青霉素使用过程中,转换医院后需再用时 
 
  
 
7. 患者张某,患股部脓肿,需用青霉素治疗,在做青霉素皮试时突然发生 
 
了过敏性休克,其原因是( A   ) 
 
A.病人体内已有特异性抗体    
 
B.病人对青霉素耐受性差      
 
C.病人从未接触过青霉素 
 
D.青霉素剂量过大 
 
E.病人对青霉素分子过于敏感 
 
8.关于青霉素使用时的注意点,哪项是错误的( C ) 
 
     A.先作皮试,阴性者方可注射 
 
     B. 皮试后护士须守候观察病人15~20分钟 
 
C. 停用一周需再用时,要重作皮试     
 
D. 确为阳性,要做阳性标记 
 
E.. 注射时应备盐酸肾上腺素 
 
9.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 C    ) 
 
      A.肺水肿    
 
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脑组织缺氧  
 
D.肾功能衰竭 
 
E.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1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以下哪些临床表现不是因循环衰竭而引起( E   ) 
 
      A.紫钳    
 
B.血压下降 
 
  C.脉搏细弱   
 
  D.面色苍白、出冷汗 
 
E.幻觉、谵妄 
 
  
 
多选题 
 
1.使用青霉素引起血清病型反应的表现有( CDE  ) 
 
      
 
      A.胸闷气短   
 
      B.脉细弱,血压下降   
 
B.脉细弱、血压下降  
C.发热、关节肿疼   
 
D.皮肤瘙痒、荨麻疹 
 
E.淋巴结肿大、腹痛 
 
  
 
2.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是( BDE) 
 
A. 胸闷、气促    
 
B.头晕、眼花 
 
C.脉细弱,血压下降    
 
C.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D.意识丧失 
 
    E.面部及四肢麻木 
 
3.做过敏试验前应询问的内容是( ABD  ) 
 
    A.用药史     
 
B.过敏史 
 
C.现病史   
 
C.现病史   
D.家族史 
 
E.生活史 
 
  
 
4.抢救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BCD  ) 
 
    A.升高血压    
 
B.收缩血管,减低其通透性  
 
C.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    
 
D.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E.脱敏 
 
5.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时,病人表现胸闷,气促伴濒危感是由于以下哪些 
 
原因引起( CE   ) 
 
A.脑缺氧     
 
B.循环衰竭  
 
C.喉水肿   
 
D.心力衰竭 
 
      E.肺水肿 
 
二、问答题 
 
(一)如何观察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结果? 
 
    答: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结果为,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为阳性。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过敏性休克一般在皮肤试验或注射药物过程中,呈闪电式的出现,有的发生于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以内或半小时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其临床表现常综合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肺气肿所引起胸闷、气促伴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在以上症状中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 
 
  
 
(三)综合分析题 
 
1.患者王三妹,体温39℃,诊断为化脓性扁桃腺炎。医嘱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 q6h,护士在做青霉素皮试后约5分钟,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测血压10.66/6.67kpa,呼之不应,请问王三妹是什么情况?如何急救? 
 
 答:王三妹发生了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1)立即停止药、平卧、就地抢救,并注意保暖。 
 
(2)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1,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注射一次,直到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给氧吸入,呼吸抑制时,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喉水肿影响呼吸时,配合医生施行气管切开木。 
 
(4)根据医嘱给氢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5%~10%葡萄糖液静脉点滴。 
 
(5)纠正酸中毒和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按医嘱使用。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作好护理记录,不能随意搬动,直至脱离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