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371 点
 - 最后登录
 - 2011-6-16
 - 注册时间
 - 2008-12-21
 - 积分
 - 516
 - 帖子
 - 766
  
 
 
 
     
- 护士币
 - 371 点
 - 最后登录
 - 2011-6-16
 - 注册时间
 - 2008-12-21
 - 帖子
 - 766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肥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儿童骨生长最活跃时期,感染部位多在胫骨、股骨、肱骨及桡骨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局部炎性表现、患肢功能障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治疗以积极抗炎、手术(开窗引流)为主,辅以全身与局部治疗。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恐惧;②躯体移动障碍;③自理缺陷;④高热;⑤营养不足;⑥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⑦有伤口引流不畅和逆行感染的可能;⑧潜在并发症--心肌炎、心包炎、肺脓肿;⑨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⑩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护知识。  
  一、恐惧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自理缺陷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高热  
  相关因素:细菌霉素吸收。  
  主要表现:寒颤,继而体温>39℃,伴烦躁不安、呕吐、谵妄与惊厥。  
  护理目标:  
  1 病人体温有所下降或接近正常。  
  2 病人未发生高热。  
  护理措施:  
  1 配合医师尽快明确致病毒。  
  (1)在寒颤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抽血培养1次,连续3次,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2)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及时送检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的检测。  
  2 根据药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注意配伍禁忌。  
  (2)了解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和半衰期,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3)观察药物有无变态反应、毒性反应及治疗效果。  
  (4)警惕发生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和真菌感染的腹泻。  
  3 对症处理: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重点评价:  
  1 病人体温是否下降趋于正常。  
  2 病人是否感觉舒适,无口腔炎等高热并发症发生。  
  五、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1 潜在营养不良。  
  2 病后营养不良。  
  (1)机体代谢率增高:高热。  
  (2)感染。  
  (3)食欲不振。  
  主要表现:  
  1 食物摄入绝对或相对不足。  
  2 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  
  3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值均小于正常值的60%。  
  4 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营养食物。  
  2 病人营养状态有所改善。  
  护理措施:  
  1 与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寻找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以便改善营养状态。  
  2 了解病人的进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及进食时间等。  
  (1)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小儿多食酸奶。  
  (2)鼓励少食多餐,注意食物色、香味。  
  3 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  
  4 向病人及其家属推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  
  5 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氨基酸、白蛋白等。  
  重点评价:  
  1 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2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是否适合个体。  
  六、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营养不良,体质虚弱。  
  2 冲洗液外漏。  
  3 大小便污染。  
  4 局部受压时间长。  
  主要表现:消瘦、活动受限、大小便不能自理、伤口冲洗不通畅。  
  护理目标:  
  1 病人未发生褥疮。  
  2 病人及家属配合皮肤护理。  
  护理措施:  
  1 加强营养。  
  2 保持冲洗引流通畅,异常时报告医师酌情处理,及时更换浸湿之敷料、床单位用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  
  3 小儿用"尿不湿"接大小便,及时擦拭污染的皮肤。  
  4 每2-3小时翻身按摩1次。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存在发生褥疮的高危因素。  
  2 病人及家属是否配合皮肤护理。  
  3 病人是否出现了褥疮。  
  七、有伤口引流不畅和逆行感染的可能  
  相关因素:  
  1 引流管扭曲受压。  
  2 血凝块、脓渣堵塞。  
  3 伤口冲洗、引流装置被污染。  
  4 机体抵抗力低下。  
  主要表现:  
  1 伤口引流管引流出的引流量少于冲洗液量,伤口局部肿胀明显或敷料渗湿,甚至浸湿床单位。  
  2 引流液混浊,细菌培养有新的菌株。  
  护理目标:  
  1 病人及家属能配合维持伤口引流通畅。  
  2 病人伤口引流通畅。  
  3 病人伤口无明显逆行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