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
 - 2 点
 - 最后登录
 - 2009-11-19
 - 注册时间
 - 2009-10-4
 - 积分
 - 2
 - 帖子
 - 69
  
 
 
 
  
- 护士币
 - 2 点
 - 最后登录
 - 2009-11-19
 - 注册时间
 - 2009-10-4
 - 帖子
 - 69
  
 | 
子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子宫颈癌是由于子宫颈癌前病变渐发展而来的,其发生和发展往往经历较长年月;在我国,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也是女性各种肿瘤中最多见者,其发病率约占妇女恶肿瘤的半数以上,患者以35-50岁为最多;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有许多资料表明与早婚、早育、孕产频繁、性生活紊乱、、慢性子宫颈炎、病毒感染、包皮垢感染、种族、社会、经济、精神创作、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在Ia期癌一般无自觉症状,Ib期和以后各期癌的主要症状有阴道接触性出血、排液和疼痛。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知识缺乏;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③预感性悲哀;④自我形象紊乱;⑤有大出血的危险;⑥排尿异常;⑦生活自理能力下降;⑧舒适的改变:疼痛;⑨潜在并发症--感染。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相关知识接触面窄,信息来源不够。  
            文化素质偏低,患病前未接受过相关方面的知识教育。  
            主要表现  
            对本病常识不了解。  
            不主动参加妇科普查  
            盲目自信或自卑。  
            护理目标  
            病人能说出宫颈癌的有关常识及防治措施。  
            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护理措施  
            向病人宣讲有关防癌知识及定期妇科普通查的意义,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常规普查,每年1次,作宫颈刮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此病。  
            举例介绍本病早期治愈的效果,使病人树立治疗的坚定信心。  
            指导有阅读能力的病人参看有关书报,无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低下的病人可向其宣讲有关内容或听有关卫生知识广播,设法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  
            开导病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措施,减少妇科炎症的发生如发现宫颈炎,应及时彻底治疗。  
            重点评价  
            病人对本病的防治常识的了解、掌握程度。  
            病人能否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疾病。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摄入不足:继发于疾病、治疗副作用。  
            癌症晚期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  
            悲观厌食,逐渐消瘦。  
            精神疲乏,皮肤无光泽。  
            晚期出现恶病质。  
            护理目标  
            病人精神状况改善,食欲增加。  
            病人认识到营养不足的危险性,能维持生理需要量的摄入。  
            体重下降不明显。  
            护理措施  
            向病人宣讲摄入足够营养的重要意义:如果本身疾病消耗量增加,而自体又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将会下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加重病情。  
            指导病人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如瘦肉、植物蛋白、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定期监测病人A/G比值、血红蛋白及血清K+、Nа+、CI-必要时遵医嘱静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及水、电解质平衡。  
            尽量减少病人的体能消耗,设法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如避免剧烈运动、搬移物体等;开水、饭菜等送到病人床头。  
            每周测体重1次。  
            重点评价  
            监测生化指标值的改善程度,如A/G值、血红蛋白等。  
            病人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水平。  
            病人体重的变化情况。  
            预感性悲哀  
            相关因素  
            晚期癌对生命的威胁。  
            疾病长时间折磨。  
            主要表现  
            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  
            心灰意冷、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恐惧,态度反常,对治疗护理产生抵触情绪。  
            护理措施  
            病人能表达出自已内心的悲哀。  
            病人能面对现实,振奋精神,对治疗充满信心。  
            病人情绪稳定,抛弃了轻生念头,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护理措施  
            主动与病人谈心,关心爱护,鼓励开导病人,设法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充分调动病人家属、亲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要求其配合、协助医护人员,在探视时间多看望慰问病人,表现比过去更照顾、体贴病人,使病人自我感觉并不孤独,仍生活在幸福温暖之中,变别人的关心为自己的动力,从而挖掘自身潜力,抵御疾病。 
            对有轻生念头的病人应排除病人身边一切不安全因素,如剪子、刀子、带子等物,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并留陪护及加强巡视。  
            严格执行保持性医疗制度,不与病人谈论刺激性的话题。  
            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分散注意力,与同室病友多交谈,起到互相鼓励、劝慰作用。  
            耐心倾听病人倾诉内心的悲哀,并举出类似病人健康存活的例子开导、说服病人,以解除病人的思想包袱。  
            重点评价  
            病人精神状况如何,情绪是否好转。  
            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以及能否正确对待本病的预后。  
            自我形象紊乱  
            相关因素  
            宫颈癌广泛根治术。  
            生殖器官全切。  
            主要表现  
            害羞、忧郁。  
            焦躁、自卑。  
            不愿与外界交往。  
            护理目标  
            病人能正确对待自身形象的改变。  
            病人能自觉采取措施恢复自身形象。  
            病人能主动与人交往,自信心恢复。  
            护理措施  
            主动向病人丈夫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案、手术目的、意义以及疾病的预后,要求其丈夫正确对待妻子的生殖器官被切除这一事实,更加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病人适当的修饰可提供高自信心。  
            向病人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及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相关作用,鼓励病人振作精神,配合治疗护理。  
            指导病人出院后掌握自我保健常识,生殖器官损失后应处理好夫妻关系,以得到丈夫的理解与关爱。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了解掌握恢复自我形象的方法和措施。  
            病人丈夫是否能理解、关心病人。  
            病人自信心有否提高。  
            有大出血的危险  
            相关因素  
            癌细胞侵袭。  
            手术创面广。  
            主要表现  
            阴道出血,量逐渐增多。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面色苍白,四肢冰凉。  
            护理目标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护理措施  
            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如量、色等变化。  
            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30-60分钟测量1次至平稳后每天1次。  
            观察病人意识、表情以及末梢循环情况。  
            术后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并及时更换敷料。  
            腹部伤口置砂袋压迫8-12小时,减少渗血、出血。  
            观察盆腔引流管引流液的色及量,作好记录。术后12小时引流液为血性,但引流量不超过300mL,如12小时后引流液色减且量增加,则有内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作出相应处理。 
            冬天注意为病人保暖,帮助病人稳定情绪,避免紧张而加重出血。  
            重点评价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监测盆腔引流液及腹部伤口情况。  
            排尿异常  
            相关因素  
            手术创面大,肿瘤可能侵犯膀胱、输尿管。  
            切除盆腔大块组织后,膀胱的支持组织减少。  
            主要表现 术后尿潴留及膀胱功能恢复较慢,可能较长时间置导尿管。  
            护理目标  
            保持病人导尿管通畅,膀胱肌肉得到充分休息,膀胱功能早日恢复。  
            病人能配合锻炼膀胱功能,拔管后未出现膀胱麻痹所致的尿潴留。  
            护理措施  
            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  
            保持导尿管通畅,如有阻塞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如用无菌生理盐水10-20mL冲洗抽吸等。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以稀释尿液,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  
            术后第6天开始夹闭尿管,每4小时放尿1次,以锻炼膀胱功能。  
            遵医嘱做尿培养药敏感试验,观察有无尿路感染,以便及时治疗。  
            拔管前测残余尿量,>100mL,应继续训练膀胱功能。  
            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嘱病人每3-4小时排尿1次。  
            拔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重新留置导尿管。  
            重点评价  
            病人导尿管是否保持通畅,拔管后能否自行排尿。  
            监测留置导尿管期间膀胱功能恢复的情况。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相关因素  
            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和盆腔引流管。  
            伤口疼痛。  
            卧床输液。  
            主要表现  
            卧床输液。  
            活动受限。  
            护理目标 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术后24小时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每2小时1次。  
            常用生活物品应放置在病人伸可及的地方,及时应接红灯。  
            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如擦澡、更衣、洗脸、进食、解大小便,及时提供便器。  
            术后4-5天协助病人下床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及肠粘连。  
            保持病人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污染及时更换。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最大限度地进行生活自理恢复的锻炼。  
            重点评价  
            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病人的生活护理是否落实。  
            病人术后逐渐恢复生活自理情况如何。  
            舒适的改变:疼痛  
            相关因素  
            手术后伤口疼痛。  
            晚期癌细胞侵受力下降。  
            恶病质机体耐受力下降。  
            主要表现  
            持续性、进行怕疼痛。  
            呻吟不止,痛苦面容。  
            护理目标  
            病人自觉疼痛缓解或减轻。  
            病人能安静休养。  
            护理措施  
            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如侧卧或半卧位或弯曲体位。  
            指导病人分散注意力,排除疼痛刺激源和诱因。  
            观察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和程度。  
            让病人尽情表达疼痛的内心感受,并表示理解,给予鼓励性语言,以增加病人战胜疼痛的勇气。  
            遵医嘱使用镇压静、止痛剂、并观察其效果,帮助病人渡过术后疼痛关。  
            重点评价 采取的止痛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满意。  
            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术前阴道不洁。  
            术后留置导尿管。  
            大量组织渗液--盆腔引流。  
            主要表现  
            逆行感染、尿路感染。  
            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病人全身或局部感染病灶。  
            护理措施  
            术前:  
            认真做好阴道清洁:术前3天,每天用0.1%新洁尔溶液阴道冲洗1次,并于每天晚用灭滴灵0.4g塞阴道,连续3天有阴道出血的病人禁作此项操作。  
            做好阴道清洁:术前3天肥皂水灌肠,每天1次,术前晚清洁灌肠,并遵医嘱使用肠道消炎剂。  
            术前2天改流质饮食,术前1天改流质饮食,术前晚禁食。  
            遵医嘱围术期使用抗生素。  
            术前1天备皮,清洁脐眼,作好全身卫生处理,预防感冒。  
            术后:  
            病人血压稳定后,协助其取半坐卧位,以利于体位引流。  
            保持引流管及导尿管通畅,注意尿液,引流液的性质、量,引流袋每天更换,必要时监测尿常规。  
            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抹洗2次。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如有渗出、污染,要及时更换。  
            观察体温、血象变化,术后7天每天测体温3次;如体温在39oC以上,每天测体温6次,遵医嘱予物理降温。  
            遵医嘱给病人补液,正确使用抗生素,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避免脉管炎的了生。  
            重点评价  
            监测病人的体温、血细胞数变化。  
            病人是否存在全身或局部的感染病灶,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是否得力,效果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