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 内                     容 
 | 分值 
 | 扣分标准 
 | 扣分 
 | 
| 目的
 
 | 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5 
 | 
 | 
 | 
| 
 评估:
 
 | 1.
 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
 2.
 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3.是否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征;所需监测的项目。
 4.监护仪的性能。
 
 | 10
 
 | 
 | 
 | 
| 准
 
 备
 
 |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病人:皮肤准备,体位舒适。
 3.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4.用物: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75%乙醇棉球、监护记录单等。
 
 | 5
 
 
 
 | 
 | 
 | 
| 
 
 
 流
 
 
 
 
 
 
 
 
 
 
 
 
 程
 
 
 |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安置舒适体位。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无创血压监测:
 ·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有标志的箭头指向肱动脉搏动处。
 ·按测量键(NIBP—START);
 ·设定测量间隔时间(TIME INTERVAL)。
 5.心电监测:
 ·暴露胸部,正确定位(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材林5%乙醇清洁),粘贴电极片;
 ·连接心电导联线;
 ·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
 ·调节振幅。
 6.监测SpO2: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红点照指甲,与血压计袖带相反。
 7.其它监测:呼吸、体温等。
 8.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限(ALARM),打开报警系统。
 9.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
 10.停止监护:
 ·向病人解释;
 ·关闭监护仪;
 ·撤除导联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11、终末处理。
 
 | 5
 5
 5
 5
 
 
 
 
 10
 
 
 
 
 
 5
 
 2
 10
 3
 5
 
 
 
 
 5
 
 | 
 | 
 | 
| 
 
 注
 
 
 
 意
 
 
 
 事
 
 
 
 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1)三电极(综合Ⅱ导联)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
 ·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2)五电极
 ·右上(RL):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2.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
 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
 4.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可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 5
 
 | 
 | 
 | 
| 评
 
 
 
 
 价:
 
 | 1.病人能说出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并能接受。 2.病人感觉安全:未因报警音量等影响睡眼、引起恐惧。
 3.使用监护仪期间,病人的心律失常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4.病人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5.呼吸异常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6.报警开关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7.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形。
 8.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
 
 | 
 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