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币2508 点最后登录2014-7-7注册时间2008-11-26积分2601帖子1008
 
     
 护士币2508 点最后登录2014-7-7注册时间2008-11-26帖子1008
 | 
| 一、崩漏 1、护理评估:
 (1)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
 (2)环境起居,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影响及饮食嗜好。
 (3)有无贫血,盆腔包块,肝病,血液病等慢性疾病。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辩证:肾阳亏虚证,肾阴亏虚证,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②愼起居,多休息,少活动。学崩是绝对卧床,必要时采取去枕平卧位。
 ③保持外阴清洁,忌盆浴,勤换内裤及卫生垫。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 ,呼吸等变化。
 ②阴道出血量多 ,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3)给药护理
 ①服清热固定汤剂时宜偏凉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②服用活血化瘀,通力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
 ③一般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④服用回阳救逆之药时,应观察生命体征。
 (4)饮食护理
 ①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物。
 ②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肾阴虚者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可用藕汁,梨汁代茶饮。
 (5)情志护理
 对患者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
 (6)临证施护
 ①出血量多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止血药。
 ②血脱者,遵医嘱急服人身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3、健康指导:
 ①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
 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③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④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⑤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
 ⑥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⑦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
 二、绝经前后诸症
 因肾气渐衰,天葵降竭,阴阳失调所致。以月经紊乱,哄热汗出,潮热面赤,情志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以肾为主,可涉及心,肝,脾。更年期综合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①月经史,生育史。
 ②烘热,汗出,面色,情绪变化等症状。
 ③妇科检查结果。
 ④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⑤心理社会状况。
 2、饮食护理:
 ①以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②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促进食欲。
 ③忌食辛辣,厚味,油炸之品。
 3、情志护理: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消除不良的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心静养。
 4、临证施护:
 脾胃虚弱者,应遵医嘱指按压双侧内关,轻柔足三里,或按摩脾俞,胃俞穴,以健脾止吐。
 5、健康指导:
 ①注意休息,愼房事,适起居,预防感冒发热。定期孕期检查。
 ②保持心情舒畅,拎听音乐,知道孕妇阅读与妊娠知识有关的书籍,做好孕期卫生。
 ③注意饮食调理,不宜过饱。遵医嘱除必须服用安胎药物外,一般以调护为主,不宜乱服药物。
 ④恶阻治愈后,适当活动,有助于气血调和,增加食欲,有利于胎儿发育。
 三、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妊娠期间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失固,或禀赋虚弱,脾肾气虚,或血热,或跌扑损伤,或服药不慎等所致。以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者,称为“胎漏”:胚胎在12周以内自然损堕者,称为“堕胎”腰酸腹痛,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妊娠12~28周,胎儿自然损落者,称为“小产”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其病位在胞宫,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及早,晚期流产等均可 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①停经史,早孕反应及伴随症状。
 ②妊娠史,既往史。
 ③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或有无胚胎组织排出物。
 ④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⑤心理社会状况。
 ⑥辩证;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内扰证、外伤损络证。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卧床休息,出血停止3~5天后 ,可下床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刺激伤胎。
 ③严禁房事,防止损伤肾气,避免阴道检查及灌肠,以防加重出血。
 ④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腹部、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
 ②阴道出血量较多,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具有下坠感或尿频,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①中药汤剂宜温服,药后静卧少动。
 ②如有外伤,伤势严重者,遵医嘱给药,严禁使用伤湿止痛膏,以防流产。
 (4)饮食护理
 ①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蛋、动物内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忌辛辣动火,生冷寒凉、饮酒等碍胎之品。
 (5)情志护理
 ①对阴道出血、腹痛,或担心胎儿健康的患者,应多给关心,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经积极治疗后,可顺利孕育健康胎儿的病例,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②耐心解释,使孕妇了解精神因素与胎漏的关系,保持心情舒畅,比卖弄不亮情绪刺激,妊娠早期多听音乐,调节情感。
 (6)临证施护
 ①肾气不足滑胎者,应卧床休息。
 ②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致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③滑胎者,应坚持药物治疗。
 ④阴道若有组织物排出,应保留组织物,遵医嘱送病理检查,并做好刮宫术的准备。
 ⑤小产或行刮宫术后,应注意观察排出之胚胎组织物是否完整及宫缩、阴道出血等情况。
 3、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
 ①愼房事、早孕期及晚期妊娠禁房事。
 ②愼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扑。
 ③合理膳食,饮食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④重胎教,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
 ⑤衣服宜宽大、轻松、柔软,勿紧束胸腰,以免影响胎儿成长及乳房发育。
 ⑥定期产前检查。
 ⑦妊娠期穿平底软质鞋,忌烟酒,避免过劳。
 ⑧孕期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⑨凡安胎失败者,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次妊娠,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消除紧张心态。
 四、异位妊娠
 因脏腑虚弱,气血劳伤,或情志不畅、气血郁滞,或峰、湿、热邪损伤冲任,而致孕后凝聚于少腹,不达子宫。以停经,少腹疼痛、阴道出血、腹部膨大、甚则痛剧厥阴,血脱、昏不识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受精卵着床部位的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子宫间质部妊娠。临床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1、护理评估
 ①月经史,生育史,既往史。
 ②生命体征变化及伴随症状。
 ③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阴道出血情况,有无并发症。
 ④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⑤心理社会状况。
 ⑥辩证;休克型、包块型、不稳定型。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①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腹痛腹胀、阴道出血、阴道排泄物、肛门有无坠胀感及面色,神志,血压,汗出等情况做好阴道后穹窿穿刺的准备。
 ②出现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时,应做好手术及抢救准备。
 ③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冷汗淋漓,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做好手术及抢救准备。、
 (3)给药护理
 ①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如有恶心呕吐者,中药宜浓煎,少量多次频服。
 ②包块型者,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散剂,促进包块吸收。
 ③服用活血化瘀药时,观察腹痛,阴道出血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
 ④使用药物杀伤胚胎时,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
 ①饮食宜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②不稳定型、休克型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宜。
 (5)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消除不良精神刺激,调节情绪。
 (6)临证施护
 ①不稳定型者,禁止腹部热敷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②休克型者,按厥脱护理常规。
 ③需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3、健康指导
 ①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②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减少炎症发生。
 ③指导患者选择避孕方法,做好避孕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及引产次数。
 ④定期门诊复查,特别是 术后和型患者。
 ⑤妊娠失败者,嘱与下次受孕时间不得太近。再次妊娠后,注意是否宫外孕,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时及时就诊。
 五、子痫
 因禀赋不足、肝肾阴虚、或脾虚湿盛,又复妊娠重虚所致。以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出现眩晕头痛,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时醒时发,或昏迷不醒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胞宫。先兆子痫、子痫,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①妊娠中晚期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病史。
 ②昏厥状况,水肿,体重增加的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③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④心理社会状况。
 ⑤辩证;肝风内动症、痰火上扰症。
 2、护理要点:
 ( 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绝对卧床休息。子痫发作期,安置单人房间,室内光线宜暗,避免声、光的刺激,采用深色窗帘。
 ③做好防护工作,如昏迷烦躁者,加床挡,防止意外发生。四肢抽搐者,忌强力按压,以免骨折。
 ④做好口腔护理,取出假牙,牙关紧闭者,宜侧卧位,并用开口器或牙垫,防止咬伤唇舌。
 ⑤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迅速。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记录血压,胎心音、抽搐、神志、小便以及浮肿等变化,备齐急救物品、配合抢救。
 (3)给药护理
 ①中药汤剂宜温服。
 ②昏迷者鼻饲给药。
 (4)饮食护理
 ①子痫发作时应禁食,昏迷者采用鼻饲饮食,抽搐得以控制并完全清醒后,可进清淡低盐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②体瘦患者,应加强营养,多食利水及富有营养食物。
 (5)情志护理
 ①加强精神护理,对患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的孕妇,应告知本病知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预防子痫的发生。
 ②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给患者以安全感。
 (6)临证施护
 ①抽搐时,给予氧气吸入,吸出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测胎心音,注意宫缩、宫口扩大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做好接产或手术准备。若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处理。
 ③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处理。
 3、健康指导:
 ①子肿、子晕或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子痫。
 ②子痫发作控制后,应加强原发疾病的治疗。
 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
 ④讲解镇静、解痉、降压等药物的功效;嘱孕妇若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报告。
 ⑤加强卫生宣教,阅读妊娠有关指南,防病治病,未病先防。
 六、产后发热
 因产后感染邪毒、正邪交争,或外邪袭表、营卫不和或阴血骤虚、阳气浮散等所致。产褥期内出现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量、色、质、气味等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胞宫。产褥感染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①分娩史,有无难产、创伤产史等。
 ②发热、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生活自理能力。
 ③产科检查、血常规等。
 ④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⑤心理社会状况。
 ⑥辩证:热毒炽盛症、气血瘀滞症。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卧床休息,恶露未尽取半卧位,有利瘀浊排出。
 ③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④产后出现较多者,檫干汗液,更换衣服,切忌汗出当风。
 七、症瘕
 多因正气虚弱,情志不遂,气血失调所致。以妇女下腹有结块、胀满、疼痛,或伴有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症瘕”。坚硬不移,痛有定处为症,推之可动,痛无定处无为瘕。病位在胞宫,胞脉,与肝、脾、肾有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症肿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①月经史,生育史,带下病史。
 ②腹部状况,有无阴道出血及伴随症状。
 ③有无并发症。
 ④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⑤心理社会状况。
 ⑥辩证:气滞证、血瘀证、痰湿证。
 2、护理要点:
 (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
 (3)体虚伴有阴道出血、发热者,需卧床休息。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症瘕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疼痛的时间、程度及性质,月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
 ②出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脉细微弱时,报告医师,做好输液、输血的手术准备,并配合救治。
 (5)给药护理:
 ①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
 ②血瘀者服用化瘀消症药后,不可随意外出,以免阴道突然出血,发生意外。
 (6)饮食护理
 ①饮食含高蛋白,如瘦肉、禽、蛋类食物,以增强体质。忌生冷肥腻、辛辣及海腥发物之品,以免损脾凝血。
 ②血瘀者,可多食活血化瘀、消急除症之品,如海带、木耳、山楂等食物。
 (7)情志护理
 给患者精神安慰,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保持心情舒畅,以利症瘕消散。
 (8)临证施护
 ①炎性包块可遵医嘱用中药敷或中药灌肠,注意经期停用。
 ②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3、健康指导:
 ①注意防寒保暖,可参加轻微活动,禁止剧烈运动。
 ②注意经期、产后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③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
 ④35岁以上妇女,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⑤若腹部有包块,应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肿块物的生长速度及性质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