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腹股沟疝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确定是腹股沟斜疝还是直疝遇到困难时,可进行疝囊造影检查协助诊断,确诊后应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腹水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时,手术前应先予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复发。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但此手术方法将有距离的、来源不同的坚韧组织强行缝合,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现代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弊端。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其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应用方便,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如利用自体组织作疝修补),节省了手术时间,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病人下床早、恢复快。但人工材料毕竟属于异物,都有潜在的排异和感染的危险。尤其在合并糖尿病以及局部条件差,如嵌顿性和绞窄性疝有感染者,应慎用。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并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疝、双侧疝。但手术需要特殊设备,且要求操作者必须熟悉腹腔镜下的腹股沟区解剖,有腹腔镜操作经验和技术,手术必须在全麻下实施,目前在临床并未广发应用。 此外,部分特殊人群手术治疗不作为首要考虑,如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臂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阻止疝块突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