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发生的?

来源:  作者:admin  (查看评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者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分泌性中耳炎常因周围组织感染引起。该病于冬春季多发,小儿和成人均可发病,是引起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也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该病表现为耳痛、耳鸣、耳闷胀压迫感及听力减退,有自听增强、随头位改变耳内流水感及听力变化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常常在以下情况中出现:
  1.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此外,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鼓膜切开亦为产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2.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 
  3.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以及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管腔狭窄,亦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4.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5.分泌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分泌性中耳炎病理变化如下: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果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则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在该病疾病恢复期,腺体会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