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粒病毒感染者会主要以下几种病症表现出来: 1、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CM)LCM流行暴发通常是分散性的,并且往往与实验动物种群相关。人类感染的LCM通常为良性,其症状类似于流感。流行暴发时,不显著的病例(根据血清学改变确定)非常多见。该病最初的症状表现为脑膜炎(90%~95%的淋巴细胞存在于脑脊液中),并且急性发作貌似恢复后数天之内复发的情况更为常见。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神经反射异常、麻痹、皮肤感觉缺失以及嗜睡等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该病很少会导致死亡。如果妊娠期发生感染,胎儿和新生儿则可能发生脑炎、脑积水和脉络视网膜炎。目前的治疗仍仅限于辅助疗法。疾病的控制只能通过控制家鼠的数量和加强对实验室小鼠和仓鼠种群的监管来实现。 2、阿根廷出血热从湿润的农业重地南美大草原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西部都曾发生过阿根廷出血热。该病发生于农村地区,主要以农场工人为主,其中包括一些流动工人。每年新出现数百名病人,主要发生在4~7月这段农忙季节。人感染主要是因为接触田鼠而引起。潜伏期为10~14天,隐匿性发作,初始症状为身体不适、发热、寒战、头痛、背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或便秘。病情逐渐加重的病人,在起病后的第4天开始出现出血表现,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死亡(差不多占确诊病人的10%)。部分病人可能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 3、玻利维亚出血热(马丘博)该病集中出现在亚马孙河流域低地贝尼行政区的几个地区,并在当地的啮齿动物(山地沙鼠属)群体中呈地方性流行。人类接触该病毒后有大约2周的潜伏期。病人至少会发高热5天;该病的特征表现是肌痛、头痛、结膜发炎、皮肤感觉过敏以及恶心、呕吐。大约30%的病人会发生出血,并且可能是严重的出血。发病第2周,50%的病人会有高血压症状,并且其中很多病人会进一步恶化,发展成为血量减少性休克以至死亡。将近一半的病人会出现舌震颤和肢端震颤、痉挛、昏迷,出现这些症状意味着该病已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在该病的几次大流行中,死亡率可高达25%。病人康复缓慢。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血浓缩和蛋白尿。病理学发现有全身性腺病,并且多个器官出现病灶性出血。对该病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仅限于辅助疗法。在家庭和村庄范围内控制啮齿动物,是一种有效控制大规模流行的手段,并且对于预防散发病例也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