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是人们对白细胞的一种通俗说法,它是无色、有核的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而是有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种类型。粒细胞因其胞质内具有嗜色颗粒而得名,根据颗粒染色性质不同又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单核细胞占3%~8%,淋巴细胞占20%~40%。 简单来说,白血球的功用是保护身体,是人体的防御机构,故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白血病的防御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第一,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能够直接吞噬细菌,单核细胞还能吞噬较大的寄生物。当身体局部有急性感染时,贮存的大量中性粒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游离出来,到达炎症部位,把细菌包围起来消灭掉,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如果细菌的毒力比较强,中性粒细胞就会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释放各种溶酶体酶类,使局部的坏死组织溶解液化成为脓液。借助于白血球的吞噬作用,人体战胜了侵袭的病菌。由此,可以说白血球升高往往意味着人体正遭受着细菌性感染,当然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不能单单凭白血球的指标这一项。 第二,产生抗体。当细菌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抗体,用来抵抗入侵的细菌,增强了人体的抗病能力。 第三,通过酶的作用溶解所吞噬的细菌。白血球含有蛋白溶解酶,单核细胞还有丰富的脂肪酶。比方说,当结核病进入恶化阶段,单核细胞增加,以便分解含有脂肪包膜的结核杆菌。 白血球常常发生变化,例如在扁桃体炎、阑尾炎、痢疾、肺炎、白血病等病人,白血球可以增加;在流行性感冒、伤寒、麻疹、疟疾、职业性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受药物或放射线影响时,会引起白血球减少;再如在蛔虫病、钩虫病、过敏反应及支气管哮喘等病人,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加。进行血常规检查,化验出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不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还可以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和人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正常人血液中白血球的数目可因年龄和机体处于不同功能状态而有变化: ①新生儿白血球数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婴儿期维持在10×109/L。新生儿血液中白血球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可占70%,3~4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所以对待新生儿的血常规化验结果,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看。 ②有昼夜波动,下午白细胞数较早晨稍高。 ③进食、疼痛、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等可使白血球数显著增多。 ④女性在妊娠末期白血球数量波动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