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解剖学特点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变性和肝小结节形成。这些病理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特征是门静脉高压和肝细胞衰竭。肝硬化是进行性肝损伤的最终结果,导致肝损伤的因素包括毒素、药物、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肝硬化的临床表现随着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的不同而各异。在西方,肝硬化是中年酗酒男性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在东方及非洲地区,肝硬化主要是从慢性乙型肝炎向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演变的一个中间病变。 根据形态学及病因学来进行分类。根据肝小结节的大小,形态学上将其分为三类:1、巨结节型肝硬化肝脏坚硬,增大或者缩小,有不规则肿胀结节,直径大于3 mm。2、小结节型肝硬化肝脏通常增大,坚硬或硬度高。结节切面小且规则,直径小于3 mm。3、混合型肝硬化肝内遍布小结节,并同时有散在的巨结节分布。 小结节型肝硬化常常与酒精性损伤相关,而这一型病变的致病原因还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血色素沉着症,以及慢性右心衰。巨结节病变常见于由病毒、药物和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的终末期。肝硬化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所有人种、各个民族、不同年龄的人,男女均有。世界范围内肝硬化的发病率主要由人均酒精摄取量以及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而定,肝硬化发病数的上升可归因于上述一个或两个因素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