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造成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以第4腰椎与第5腰椎、第5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选择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多数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主要适应于: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目的是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1.绝对卧床休息 当症状初次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绝对一词虽然不太科学,但为的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三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是难以坚持。 2.持续牵引 采用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略为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扩大椎管容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目前有多种电脑控制的牵引床问世,可控制牵引重量、改变力线、操作简便,适应不同情况的病人。但是此方法孕妇、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禁用。 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使痉挛的肌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具体的方法种类繁多,这方面的从业人员也甚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疗效差异较大。应注意的是,暴力推拿按摩往往加重病情,弊多于利。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粘连。常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加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7~10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间隔2~4周后可再用一疗程。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后无效,那么就无需再用此法了。 5.髓核化学溶解法 本方法是将胶原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利用这种酶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基本不损害神经根的特点,使椎间盘内压力降低或突出髓核缩小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由于这种酶是一种生物制剂,故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出血、粘连再次影响神经根的功能,值得重视。 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有可能发生椎间盘感染、血管或神经根损伤,以及术后粘连症状复发等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提高手术技巧。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已使手术损伤逐渐减小,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经皮髓核切吸术——通过椎间盘镜或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直接进入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主要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型的病人,且不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受到积累伤力所致,而积累伤又是加速退变的重要因素,故减少积累伤就显得非常重要。长期坐位工作者需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常弯腰劳动者,应定时做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腰带。治疗后病人在一定时期内配戴腰围,但应同时加强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预防失用型肌萎缩的发生。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