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贫血的名称可能是从病人皮肤发绿衍生而来的,不过皮肤发绿却似乎和梅毒的起源一样,是疾病史上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这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在绿色贫血被等同于缺铁性疾病时似乎就出现了;不过,当时发生在高加索人身上的皮肤发绿现象在诊断为低色素性贫血的病人身上很少观察到。其中有些病人毫无疑问是与继发性低色素性贫血有关。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绿色贫血是一种误称。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年来,在关于萎黄病的临床描述中很少会提到皮肤发绿这一点。在一项研究中,由27位研究者负责列出萎黄病的常见体征,其中仅有16位研究者提到皮肤发绿是该病的一项特征。在另一项分析中,19人的描述中仅有3人提到皮肤为明显的绿色,3人认为皮肤可能发绿,还有2人认为皮肤为黄绿色。1975年出版的一部著名的皮肤病学教科书中断言:“皮肤可能会在缺铁性综合征发生时呈现绿色或棕色”。至少现在看来,不再将名称本身暗指的皮肤发绿这一条列为萎黄病的突出特征,似乎可以讲得通了。 有一段时间,萎黄病看似“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实际上是另起了一个名称,依然呆在原处”。现代医学辞典中依然有这个词,并且将它定义为一种发生于年轻女子的缺铁性贫血。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人们通常将萎黄病命名为缺铁性贫血。社会和文化因素会使某些个体更容易患萎黄病,但是最后之所以成为病人是因为他们体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过小,而且所含的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差——无论是由于贫困还是文化差异——当然也是致病因素。患有萎黄病的妇女生育的孩子也存在缺铁性疾病——这被称做“幼年萎黄病”。归根到底,萎黄病是一种缺乏性疾病,从历史上解释它需要一种折衷主义的史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