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也叫尿石症,它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总称,是很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中,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可统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统称为下尿路结石。尿石症的形成机制有多种学说,尚未完全清楚,但许多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生是很多种影响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绝大多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尿路结石掉落示意图 1.性别和年龄 在我国,上尿路结石男女比例相近,下尿路结石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总的来看,男女比例约为3:1。尿石症好发于25~40岁之间,20岁以前患尿石症的很少。儿童多发生于2~6岁,常与畸形、感染、营养不良有关。女性有两个高峰,即25~40岁和50~65岁。 2.种族 尿路结石的发生与种族有关,据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其有色人种比白人患尿路结石的少。 3.职业 有资料显示职业与尿路结石的发病相关,如高温作业的人、飞行员、海员、外科医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发病率较高。 4.地理环境和气候 在山区、沙漠、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域,尿路结石发病率较高,这主要与饮食习惯、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在我国南方,泌尿外科诊治病人以尿路结石为最常见的疾病,而在北方只占10%~15%。 5.饮食和营养 饮食中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可增加上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其他如脂肪、嘌呤、草酸、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会影响尿结石的形成。营养状况好,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时,容易形成肾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磷酸钙;营养状况差,动物蛋白摄入过少时容易形成膀胱结石,主要成分是尿酸。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目前我国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远高于下尿路结石,尤其小儿的膀胱结石已少见。 6.水分摄入 任何破坏水的摄入量与损失量平衡的因素如出汗过多,都会使尿液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有利于尿结石的形成。反之,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7.疾病 有些尿结石的形成与遗传性疾病有关,如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尿结石的形成常表现为家族性,并发现有与之相关的基因突变。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肾、蹄铁形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髓质海绵肾和下尿路畸形等,也与尿结石形成密切相关。代谢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尿症和高草酸尿症等,以及尿路梗阻和感染等亦为尿结石形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