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一词,在Hippocrates时代就已经用来(常用但不总是用)描述典型的蜂窝织炎。然而,大约在19世纪,丹毒常指真皮受到链球菌感染,多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型链球菌可以造成皮肤疼痛、发红、水肿性硬化型损伤,因为其纹理与橘皮相似,被称为皮肤橘皮样改变。明显的感染边沿迅速扩张,从表皮开始裂解其下的真皮。丹毒常出现在脸上,在脸颊和鼻子上产生一种蝶形疹。产生丹毒的这种链球菌同样也可以导致猩红热,但两种疾病病人发病的年龄结构完全不同:丹毒在成人中很常见,而他们一般不患猩红热,而小儿常患猩红热。当丹毒感染继发于某些损伤如咽喉炎或产褥期脓毒症时,如不进行处理的话,其预后是很严重的。事实上,坏疽型丹毒、严重的内部丹毒(产褥热的一种)、外科丹毒(手术后发生的丹毒)以及外伤性丹毒(源自创伤)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在19世纪,医生们开始更多关注丹毒的病因和流行,因为一方面,该病似乎与外伤感染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丹毒伴随产褥期脓毒症高峰年或“产褥热”同时发生。他们的研究最终导致发现了链球菌和丹毒的特性,并为我们提供了现在通用的丹毒定义。 尽管无菌和抗菌技术的使用使得术后死亡率大大下降,然而母体死亡率依然很高。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研究使链球菌菌株得以确认并分型。接着,这一发现成为无可辩驳的证据,来证实产褥热是一种外源性感染,常由照顾临产妇的医生、助产士或护士传播而来。然而,甚至是亲人和朋友也可以传播链球菌,从而导致分娩妇女发生产褥热,这些链球菌也是导致丹毒的病因。结果,在有效抗生素使用后仅仅一段时间,由产褥热引起的母体死亡就减少了。事实上,除了众所周知的历史上链球菌的毒性发生的改变外,该细菌的毒性没有突然、自发的下降可以解释丹毒、猩红热和产褥热病死率的突然下降。而使那些自古就有的疾患得以缓解的信心,来自抗生素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磺胺类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