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菌属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自然界白喉杆菌只在人类中产生。农场动物常通过人类受到感染,而许多实验室动物则由于试验需要受到感染。事实上,在早期细菌学革命中,白喉的众多宿主为成功研究这种细菌作出了一定贡献。 即使是在流行发生期间,人们也可以看到严重病例在地理上是散在分布的。Peter English于1985年阐述了病毒噬菌体是如何与白喉杆菌毒性联系起来的,其中“毒性”基因可以是有毒性(tox+)的或无毒性(tox-)的。但在两种病例中,这种基因整合到细菌DNA中,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对毒性白喉的免疫力。因为低铁环境或介质倾向于刺激或促进毒素的产生,English进一步推测,早期人类的营养缺乏可能有助于降低白喉流行复发的频率。其他许多研究者指出了咽喉痛、白喉和假性白喉流行中出现了混合细菌。以1935年在美国波士顿出现的咽喉痛流行为例,伴有疹子出现的临床病例,提示伴有链球菌感染。即使确实是白喉,在患病前出现链球菌感染也很常见,但其影响不清楚。如有影响,则在毒素产生中就有协同致病因子的作用存在。 带有tox+基因组的噬菌体会增加铁离子的结合,使得微生物获得对其繁殖需要的主要代谢物。一般情况下,人类免疫系统能够抑制铁离子并使病原体处于“饥饿”状态。可见,毒素产生和毒性菌株的呈现并不依赖于宿主个体的营养状态。从流行病学观点看,毒性白喉流行的出现与杆菌对敏感宿主的传播机会增加有关,比如人口密集或都市化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