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人类的属于丝虫目的蠕虫包括以下三种,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罗阿丝虫,即“眼丝虫”;旋盘尾丝虫。 班氏丝虫病仅通过蚊子传播,目前尚无什么动物是班氏吴策线虫的贮存宿主的报告。微丝蚴可通过输血传播给他人,也可通过母亲传给胎儿。但在这两种情形下,微丝蚴从未发育成成虫。 根据蚊子的种类不同以及它们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活动规律,微丝蚴已适应了白天或夜间叮咬的两种蚊子的日周期。蚊子在吸吮血液后成为微丝蚴的中间宿主,微丝蚴在昆虫宿主体内不到2周就能发展成为感染性幼虫,并在蚊子叮咬下一个人时通过口器进入他的皮肤。幼虫经刺破的小伤口皮下通道进入人体皮肤,并找到去淋巴管的路径,在那里停留1年后成熟并交配,产生更多的微丝蚴。 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微丝蚴的比率(一定人群的外周血携带微丝蚴的百分率)、其中间宿主蚊子的密度以及被感染蚊子反复叮咬的易感人群的存在,是班氏丝虫病流行学的关键因素。丝虫病在一个地区的重要意义,可通过微丝蚴的比率或实际发病率(人群中表现出丝虫感染症状的百分率)测量出来。 班氏吴策线虫成虫呈线状,白色,盘曲在人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在那儿它们能存活10~18年。感染后6个月到1年,叫做微丝蚴的微小幼虫离开成年雌虫,进入宿主的外周血液和淋巴管。微丝蚴在淋巴和血液中自由运动。依据种类不同,有些在血液中夜间活动,另一些则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微丝蚴(最常见的传染形式)整天栖居在肺小动脉中,而白天活动的(也叫做亚周期的)微丝蚴不断出现在周围血液中,虽然其数目在夜间减少。从地理学上说,夜间活动的微丝蚴一般在东经140°以西,而白天活动的微丝蚴则在东经180°以东。在这两条子午线之间的地区这两种类型都可能出现。白天活动的微丝蚴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