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霍乱或流行性霍乱的病原体是一种逗号状细菌,霍乱弧菌。它是革兰阴性菌,在单端或极性鞭毛——或活动性器官的作用下进行活动。研究人员在霍乱病人的排泄物和肠道内容物中观察到了细菌的存在。该细菌可以在实验室的简易培养基中生长,并且比其他大多数细菌的耐碱性要强一些。后一特点对其在人体小肠内的生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一点将会重点阐释。另一方面,它对酸性更为敏感一些。这种细菌在人体外环境,尤其是在相对未被污染的碱性环境中生存和繁殖。通常它不会感染动物;其宿主范围局限于人类。这种细菌可由人类,尤其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恢复期病人携带和传播。该细菌可以产生和分泌一种毒素,它就是导致霍乱症状出现的确切原因。 感染者的排泄物可能会污染饮用水和食物,因而,感染只能通过感染者进行传播。早期的传染病学家寄希望于从诸如天花等容易传播的疾病中吸取经验,认为是直接接触传染,事实则不然。在其细菌病因学理论确立之前,该病的传染性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确定,霍乱如果在一个社区或国家出现并传播开来,那么一定首先要在一个带菌者身上出现,而带菌者未必会表现出症状,并且,霍乱弧菌从他(她)的肠道中排出;第二则要取决于卫生状况,水源供应和污水的处理都会促进或阻碍细菌是否进一步传播给易感者。在诸如恒河三角洲这类流行地区,由于水位很少会处于地面以下,于是就使卫生状况成了几乎不可克服的问题。在过去,卫生设施的不尽如人意是当时霍乱流行在欧洲和美洲暴发的必要条件。实际上,控制霍乱的历史正是一部卫生状况不断改善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