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一种高致死性疾病开始流行,在苏丹南部恩扎拉的一家棉花工厂的工人中发现了一例典型病例。这个病人被送到迈里迪的一家大医院,随后该疾病便在该医院的病人和工作人员中迅速传播开来。此病的流行一直持续到1976年11月。在发现的284例病例中有148人死亡(病死率为52%)。1979年,此病在苏丹南部再次暴发流行,但这次受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都要少很多。这种疾病后来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 此病在扎伊尔的流行可追溯到出现在1976年9月1日的一个典型病例。在本巴地区的亚姆布库教会医院的门诊诊室里,一个出现发热的疑似疟疾病人被静脉注射了氯喹。他康复了,但1周内,发热在医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中开始大范围地流行,318例受感染,288例死亡(病死率为90.5%)。许多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医生和护理人员死亡。疾病流行在1976年11月5日结束。被派往疫区的第一支流行病学研究组的诊断是“未接种人群中暴发性流行性伤寒”。然而,从感染区调来的3名护士在金沙萨的一家医院里死亡,随着调查的继续,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媒介是被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鉴于先前强制隔离和屏障程序有所放松,严格的针头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和病患隔离措施重新建立起来,并成为医院操作方案中的一个固定部分。 用和二次使用未充分消毒的针头和注射器有传播病毒的危险,这个论证对于医疗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无论是欠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艾滋病的存在。许多药物通过口服,就可获得肠胃外给药相同的疗效,过度使用肠胃外给药形成了不良的医疗行为。在医疗急救时,肠胃外给药是可以理解、合乎需要的,但对于那些门诊发热待查、生命不会立即受到威胁的“典型”病例,过度使用肠胃外给药就不可原谅了。 流行病学专家一直努力尝试在整个非洲追寻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和感染的分布,确定除人类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还要了解病毒在自然界生存和繁殖的方式,以及它向人类传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