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对小儿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也对全球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广大发展中国家寄生虫病广泛流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寄生虫病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在所有寄生虫病中,感染率最高的,分布最广的,同时我们听得最多的便是蛔虫病,也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人类蠕虫病。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年人。 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蛔虫病,危害并非到此为止,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移行症或眼幼虫移行症。蛔虫成虫常寄生在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患儿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泥土、塑料袋等,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患儿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若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当蛔虫卵移行至肺,可致肺蛔虫病,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症状1~2周消失。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癫痫、肝大、腹痛等。 此外,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在人体不适(发热、胃肠病变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等因素的刺激下,蛔虫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不仅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而且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钻入阑尾或胰管引起炎症。其中,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肠穿孔等。成虫堵塞胆道的病例多发生在感染严重的儿童。临床表现为突起剧烈腹部绞痛、屈体弯腰、哭叫打滚、恶心呕吐,腹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右上腹压痛。若大量感染成虫,也可因蛔虫团形成肠梗阻。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又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起病急骤、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剧痛、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扪及条索状包块。持续较久的蛔虫性肠梗阻还可能造成肠穿孔及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全身衰竭时可出现进行性腹胀。 由于在全国学校贯彻肠道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近年来本病的感染率逐渐下降。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好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仍然是预防蛔虫病的基本措施。再者,广泛给易感人群服用驱虫药以降低感染是比较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