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使肾小球增大,而核(黑色染色点)增多并肿胀,超出了毛细血管腔,而使它们不易区分肾病的体征通常发生于感染之后,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感染的历史。有些人有未知的或未觉察的先行疾病。全身性水肿经常是一个早期症状。其他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尿液呈红棕色或肉眼血尿、尿量减少、高血压,以及由体液蓄积造成的头痛。在儿童,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通常是一种轻微的疾病,大部分儿童会痊愈,不伴有永久性肾损害。相反,在成人,更多的感染伴有永久性肾损害。目前这种区别的原因还不清楚。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细胞结构的增多,以及在肾小管中出现红细胞。通过特殊的研究,人们可以发现在基底膜上的肾小球中的免疫复合物。在一些罕见的病例中,大量被称为上皮性新月体的细胞包绕着肾小球,限制了血液流向毛细血管,造成了病人的肾衰竭乃至死亡,除非接受血液透析。在20世纪50、60和70年代,基础科学的研究者帮助我们认识到了免疫系统在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同时还确定了肾小球基底膜是蛋白尿漏出的部位。肾小管并不是尿蛋白的来源,但是代偿性肾小管重吸收可能在蛋白尿中占了一个次要的地位。20世纪病理学的主要贡献是薄切片的运用、荧光免疫技术以及解释活检切片时电子显微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