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先天性巨结肠是什么病?

来源:  作者:admin  (查看评论)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病(HD),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本病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之比3~4:1,有遗传倾向。  远端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是引起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其临床表现有胎便排出延迟、便秘、腹胀、呕吐等。   1.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   患儿生后48小时内多无胎便或少量胎便,可于生后2~3天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以后即有顽固性便秘,3~7天以至于1~2周排便一次。严重者发展成不灌肠不排便。痉挛段愈长,出现便秘时间愈早,愈严重。   2.腹胀   为早期症状之一。腹胀同便秘一样呈进行性加重,大量肠内容物、气体滞留于结肠,呈蛙形腹,腹壁紧张发亮,有静脉扩张,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增强。腹胀严重时膈肌上升,影响呼吸。   3.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由于功能性肠梗阻,可出现呕吐,量不多,呕吐物含少量胆汁,严重者可见粪样液,加上长期腹胀,便秘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致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或有低蛋白血症伴水肿。   直肠肛管指诊对于诊断新生儿巨结肠至关重要。不但可查出有无直肠肛门畸形,同时可了解内括约肌的紧张度、壶腹部空虚以及狭窄的部位和长度。当拔出手指后,常有大量粪便、气体排出,腹胀立即好转。   患本病的新生儿由于反复出现低位性肠梗阻,患儿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常发生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如肠炎、肺炎、败血症、肠穿孔而死亡。至幼儿期,除上述症状外,患儿长期处于低蛋白血症,生长发育均差,加之肠内大量细菌繁殖毒素吸收,心、肝、肾功能均可出现损害,严重时患儿全身水肿,以下肢、阴囊更为显著。   先天性巨结肠许多并发症发生在生后2个月内,故要特别重视此期间的治疗。保守治疗:   ①口服缓泻剂、润滑剂,帮助排便;   ②使用开塞露、扩肛等刺激括约肌,诱发排便;   ③灌肠。现多主张早期进行根治手术,患儿体重在3kg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即可考虑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