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是一种主要发病于儿童期的疾病,病因不明,表现为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突发、反复快速、不自主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包括简单和复杂性抽动两种形式。运动抽动的简单形式指眨眼、耸鼻、歪嘴、摇头、耸肩或斜肩等,复杂形式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发声抽动的简单形式为清嗓、嗤鼻子、吼叫声、犬叫声等,复杂形式是出现秽语、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等。 抽动症状的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但却不能较长时间地控制。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抽动障碍有几种临床类型,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消失。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的症状迁延,但对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不大。Tourette综合征预后较差,需较长时间服药才能控制症状。 1.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抽动症或一过性抽动障碍,常在3岁后起病,4-7岁最为常见。是最为常见且较轻的一型,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运动抽动多首发于头面部,如挤眼、皱眉、撅嘴、龇牙、咬唇、摆头、引颈、耸肩等。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如清嗓、咳嗽、吼叫、嗤鼻、发出“啊”“呀”的哼哼声,开始时声小而不被注意。抽动部位变化不定,交替出现。一天发作多次,至少持续2 周,但不超过1 年。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抽动障碍的一般特征,可以有简单运动性抽动和复杂的运动抽动,或仅仅出现发声抽动,而且症状累及广泛,除面部、颈项、肩部肌群外,常累及上下肢、躯干,症状发生频繁,并且持久,往往超过1 年。 3.Tourette综合征 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表现常从面部肌肉轻微抽动开始,渐渐波及颈、肩、上下肢、躯干,可形成多部位复杂抽动。有的病例抽动及突然冲动性动作同时存在而表现为奇特的姿势、动作,如踢腿、下蹲、弯腰、走路旋转、不可克制地冲动性触摸物体及他人,或拍打、刺戳动作,严重者有自伤行为。症状大多表现频繁,强度大,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其中约30%出现秽语症或猥琐行为。 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调整环境及清除不利的心理因素对患儿的影响。要让家长和老师了解患儿的抽动、“多动”是一种病,而并非他们有意的“乱动”出“怪样”、出声来扰乱课堂秩序或不专心学习;对他们不歧视、也不必过分关注,有时过分注视他们的抽动或阻止及强行要他们控制自己,反倒引起紧张不安而加重抽动的频度和强度。另外,患儿本人、家长和老师也应了解本病的特点。除极个别症状严重者或自伤者需休息治疗外,一般无需休息治疗,可以照常上学,但可依据病情轻重适当减轻学习负担,适当延长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紧张、激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