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按照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呼吸衰竭。 本病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如合并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嗜睡、淡漠、扑翼样震颤,以至呼吸骤停。多数患者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部分严重患者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上消化道出血。 呼吸衰竭时发生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能够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代谢、功能甚至使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通常先引起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反应,以改善组织的供氧,调节酸碱平衡和适应改变了的内环境。当呼吸衰竭进入严重阶段时,则出现代偿不全,表现为各系统器官严重的功能和代谢紊乱直至衰竭。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组织耗氧量大,中枢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通常完全停止供氧4~5分钟即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害。对中枢神经影响的程度与缺氧的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常见肺性脑病、脑间质水肿和脑疝。当氧分压最开始下降时,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若进一步降低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不安、定向与记忆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继续无改善则可致神志丧失乃至昏迷,最后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可并发肺性脑病、脑间质水肿、脑疝。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急性严重缺氧可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在呼吸衰竭的发病过程中,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心肌受损等多种病理变化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实际的呼吸活动需要视诸多因素综合而定,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4.对肾功能的影响 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若及时治疗,随着外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复。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缺氧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若缺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肝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6.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肺通气、弥散和肺循环功能障碍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早期可出现血压增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在缺氧持续或严重的患者身上,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造成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慢性呼吸衰竭时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产生低氯血症。当呼吸衰竭恶化,呈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