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触酶阳性,具有尿素酶活性的革兰阴性螺旋菌,呈弯曲状或S字形,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感染Hp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Hp进入人胃内低pH环境中,能生长繁殖,并引起组织损伤,其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菌在胃黏膜上的定值;侵入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Hp的定值 Hp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Hp亦可定植于十二指肠的胃黏膜化生区、Barrett食管和梅克尔憩室等异位胃黏膜处。Hp进入胃后要到达黏膜表面和黏液底层定植,除要抵抗胃酸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杀灭作用外,还要依靠动力穿透黏液层。其螺旋状菌体,为Hp在黏稠的胃黏液中运动提供了基础;而其鞭毛的摆动则为Hp 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Hp还有抵抗胃酸杀灭以及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杀伤的自我保护作用。另外,还产生多种黏附因子,使其能紧密地黏附于胃上皮表面。 2.损害胃及十二指肠黏膜 Hp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损害。 (1)Hp的毒素:约60%Hp菌株能产生有活性的空泡毒素,使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 (2)Cag致病岛:Cag致病岛是经研究发现的一个可致病的含有约40kb的特殊基因片段。 (3)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对Hp本身起保护作用不被胃酸杀灭外,还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 (4)Hp的蛋白酶、脂酶和磷脂:均能破坏胃黏液层的完整性,增加黏液的可溶性和降低其疏水性,进而降低了黏液对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5)致炎因子:Hp表面及分泌的可溶性成分和趋化蛋白能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TNF-α、白细胞三烯、IL-1和IL-2,并进一步加强IL-8的激活反应,促进黏膜的炎症损伤。 (6)胃肠道激素:多数文献证实Hp感染者生长抑素释放减少、胃泌素释放增加。从而导致高胃酸分泌,加重胃十二指肠黏膜酸负荷;胃泌素促进黏膜细胞增生,与肿瘤形成可能有关。 (7)免疫反应:Hp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根除Hp后可以阻止这一过程的发展。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恶性淋巴瘤。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