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时代“多子多福”的人口观是与古代小农经济相适应的。从汉代画像砖“戈射收获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某些鲜明特征。
人口观即人口思想,一般指人们对人口现象的认识或看法,自有人类社会,就会有人口观。中国传统人口观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在现在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研究中国传统人口观的发展及变化,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我国人口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华封三祝”——“多福、多寿、多男子”,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唐尧时代,反映了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一种社会共识
夏、商和西周三代,中国传统的人口观已开始萌芽。史书与考古发掘都表明:当时是以集中大批劳动力的大田集体劳作占统治地位。而从人自身的再生产(即种的繁衍)的角度看,三代之时以男性家长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已确立。这一时期考古发掘可以判定为夫妻关系的成年男女合葬墓,最常见的葬式是男子仰身直肢葬,女子侧身屈肢葬,且面向男子,表明男子开始居统治地位,女子降居于从属和被奴役地位。三代时的婚姻又有媵妾为补充。殷商王朝所实行的已是以纳妾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周代直到春秋时诸侯仍可多次婚娶,而且多有陪媵。
中国传统时代以多生育男子,也即“田力”为美好的祝愿。这一祝愿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唐尧之时。《庄子.天地》篇中,记有华之封人(守边人)与尧的对话,他祝愿尧长寿、富有、男孩多。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多子多孙的一种社会共识。“华封三祝”后被敷衍为“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并深刻地影响到后世人们的生育意愿。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强实力,多以行政措施鼓励生育;人丁兴旺以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受到重视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人口观的形成期。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时代,人们的生活资料主要是“食”和“衣”。由于铁器和牛耕,农田的粮食生产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劳师动众,而可由“匹夫耕之”;桑在西周时还是大田作物,而到春秋战国也已在房前屋后栽种,并可由“匹妇蚕之”。由牛郎和织女携手组成的个体小农家庭就此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成了中国传统时代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兼具人口再生产和生活资料再生产两大职能的小农家庭,开始在春秋霸权的争夺中发挥出自己的功用。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强实力,多以行政措施强制早婚,鼓励生育。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遭到惨败后,也下令早婚并奖励生育。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如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墨子认为:世间唯有人最难成倍增长。如欲尽快增殖人口,只有通过早婚早育。
人口众多的目标达到后,又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追求。春秋后期,孔子到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访问,感慨其人丁兴旺。学生冉有问他人口众多以后该怎么办。孔子答道:“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富裕以后又该如何?孔子说:“教育他们。”(《论语.子路篇》)孔子本人也幸逢其会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私人办学且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他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并提倡“有教无类”。这就使得原本只是少数贵族才能受到的教育,开始成为布衣平民的事业。身为教育家的孔子,对于财富和人口增殖的见解也与那些急功近利的统治者们不同。他说:“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须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须着急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论语.季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