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行气为内,端午阳极;光照为表,夏至昼极。 在古人观念中,太阳在四季是有不同轨道的,即春、夏、秋、冬对应的青、赤、白、黑四道。在北回归线以北,夏至这一天,是太阳最靠近中天的时刻。因为端午被称为“天中节”,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端午的起源的与上古夏至有关,甚至还有“端午就是夏至”的推论。
在我国古代,利用土圭(又称圭表)实测日影(光照)的长短,推算历法。夏至日,华表午影最短;而冬至日,华表午影最长。同时,还利用太阳(光照)投射到日晷上的影子来测定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长至”(又称日至、长至、冬至),每年日影最短者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夏至的“至”,不作“到”解,而作“极”解,光照阳极之至。同样,冬至的“至”,也不作“到”解,而作“极”解,光照阴极之至。
圭表图
日晷图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故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之说。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的“阴阳相半” ,指的不是“阴阳二气”的相半,而是“光照昼夜”的相半。“春分、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所以春分秋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立秋至立冬为秋季,春分和秋分正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平分了季节。
现代科学证实,夏至日,北斗星指向乙方,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的时令(三伏天),天地万物在此时也生长得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冬至日,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令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把这一天作为北半球寒冷开始的标注。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语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