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首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房颤术获成功

来源:  作者:临床执业医师网

  一种名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治疗新技术率先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得到成功应用,两名房颤患者接受了冷冻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教授指出,两例房颤冷冻消融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房颤治疗的新纪元。

  房颤是一类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我国现有600万至800万房颤患者,而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房颤手段主要是导管射频消融。

  据了解,冷冻消融是研究人员继射频消融之后发明的心律失常治疗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

  张澍透露,国外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治疗有效性高,冷冻标测功能增加安全性,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还降低患者疼痛度。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教授马坚介绍了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杜某和张某的情况。两位患者年龄分别为58岁和49岁,患有阵发性房颤数年,接受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但无效。术前CT检查标明左心房扩大。术中,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医生采用28毫米冷冻消融球囊导管,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四根肺静脉进行1至3次长达5分钟的消融,消融最低温度在零下40℃至零下56℃之间。两例手术历时分别是120分钟和90分钟。术中未发生膈肌麻痹等并发症。

  德国专家欧阳非凡教授表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已在欧美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中心应用,积累了超过3万个患者的临床使用经验,在中国一定会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对此,张澍指出,我国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让广大中国房颤患者早日受益于这一新疗法,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未来的临床研究包括长期安全性、疗效、风险效益比的评价等。

  全面了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请进入>>

  相关推荐: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后真题及答案交流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延伸阅读: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