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生育本质
(一)两种生产的理论
人类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的生产,一种是人的自身生产。物的生产又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人们通过生活资料的生产,保证衣、食、住、行等生存活动的正常进行,通过生产资料的生产,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工具等;人的生产就是人自身种的繁衍。
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二)生育是人类的自身生产
生育的本质:生命是人类的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自然现象,人的生育是一个过程,包括性交、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受精卵植入子宫、子宫内妊娠、分娩等。考试大网站收集现代医学的进步,不仅已经认识到整个生育各个阶段的科学原理,而且可以对各个过程进行科学地控制。
作为社会现象,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必然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受物质资料和其它社会条件的限制,受到地理、气候、资源等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生育必须与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相适应。
(三)人的生产的特点
1、一般说来,人的生产周期比物的生产周期要长
2、人的生产具有惯性
二、人的生育具有社会影响
(一)历史上两种典型的人口论
1、“人口越多越好”是典型的传统人口价值观,“人口越多越好”、“多子多孙多福”是几千年来支配人们对人口问题看法的主导价值取向。这种人口价值观有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1)政治方面。人类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建立在家庭之上,由家而国,家盛才能国强。
(2)经济方面。如果土地的质量稳定不变,投入的劳动越多,所开发的土地越多,越能改变地力,从土地上的收获就越多。
(3)思想文化方面。孔子认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因为这表明统治者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口发展,人口数量不足以满足土地的需要,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国力的增加。
2、“人口保持适度为宜”中国最早认识到“人口多、子孙旺并不一定是好事”的思想家是先秦的韩非。考试大网站收集他认为,当时的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是造成社会纷争的重要原因。对"人口保持适度为宜"进行完整、系统的表述和论证则始于西方。1789年英国经济学家、近代人口问题的先驱马尔萨斯提出了与传统人口论不同的人口价值观,后经作者反复修改,最后以《人口原理》为题出版。
(二)人类应该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生育
1、人的生育控制的必要性
(1)人是有条件的生产者和无条件的消费者的统一。
(2)作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口数量必须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关系。联合国将1999年10月12日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不断增长的人口,将会带来环境、资源、能源等的紧缺或恶化。
2、人的生育控制的可能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科学地认识了生育原理,并发现、发明多种控制自己生育的科学方法。如各种避孕节育、人工流产、绝育、产前诊断等生育控制措施,使人的生育控制从技术上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