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样骨瘤)之病因病理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执业医师考试网综合整理提供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样骨瘤)之病因病理,以供各位考生考试复习参考,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辅导:骨样骨瘤之病因病理及表现
概述
骨样骨瘤(osteoid osteoma)是一个孤立性、小圆形或圆形的痛性病变,属于少见良性肿瘤。好发年龄为15-25岁,好发部位一下肢长骨为主。
病因
病因还未完全肯定,但Jaffe认为是原发性良性肿瘤,依据是:①生长缓慢;②骨样组织代替了正常组织;③周围的骨组织毫无例外地呈现结构均匀的硬化;④大小固定。上述论据被较广泛地公认。另有学者认为是炎症,而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还有的认为是血管来源或与动静脉发育异常有关,或为代偿过程。
病理改变
一、巨检
病灶可以完全位于皮质内,也可以在皮质的内侧面,皮质与骨膜间,或者在松质骨内。长骨的病变多在皮质内,短骨的病变则常在松质骨中,而脊柱的病变则常位于椎弓或小关节突。肿瘤总是呈卵圆或圆形,包括中心巢和周围硬化骨,中心巢大多数是肉芽肿型,呈砂粒样密度,均质性,棕红色。周围硬化骨厚薄不一,两者界限清楚。
二、组织学检查
由骨组织、骨样组织和新骨混合而成,富于血管性支持组织。早期特征为成骨细胞占优势,增生活跃,紧密排列在富于血管的基质中。中期在成骨细胞间有骨样组织沉积,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成熟期特征为致密的不典型的骨小梁形成,即非板样,也不是纺织状的。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10~30岁最多见,但也可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或60岁以上的老人。男性比女性多见,发病率为2∶1.下肢的发病率约为上肢的3倍,发生于躯干骨者较少见。胫骨和股骨最多见,约占病例的一半。其次为腓骨,肱骨和脊柱等。
病程有特征性,疼痛出现较早,往往于X线片上出现阳性病损前几个月就已存在,病初为间歇性疼痛,夜间加重,服用止痛药阿司匹林可以减轻。后期则痛加重,呈持续性,任何药物不能使之缓解。疼痛多局限,软组织可肿胀,但受累区很少。有的病人也可没有疼痛症状。病灶较小时,疼痛可伴有血管运动性反应如皮温增高和多汗。疼痛不一定限于患区也可以放射至附近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