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发热的常见原因机临床表现

来源:  作者:www.512test.com

发热的常见原因机临床表现
感染性、非感染性
引起发热的原因甚多,临床上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的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细胞破坏。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慢性心力衰竭,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也称中枢性发热,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震荡,脑出血,颅骨骨折,颅内压增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三、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1.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1)低热:体温为37.3℃~38℃。
(2)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3)高热:体温为39.1℃~41℃。
(4)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协和习题: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A.37~37.2℃
B.37.3~38℃
C.38.1~39℃
D.39.1~41℃
E.41℃以上
答案:C
2.临床过程与特点
在临床上,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1)体温上升期:此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或寒战,口唇发绀,自觉外界非常寒冷。体温升高可呈急升型或缓升型。急升型多于数十分钟内体温升至高峰,常39℃以上,伴寒战,常见于疟疾、败血症、大叶性肺炎、输液或输血反应等。缓升型则体温逐渐上升,需数小时或数日才达高峰,常见于伤寒、结核病、布鲁菌病等。
(2)高温持续期:是体温达高峰并保持于一定水平的时期。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动加强对体温的调节作用,散热过程开始加强,但由于体内仍受致热原的不断刺激,产热效应尚未降低,故产热与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速加强,头痛,烦躁和口渴等。此时可有小量出汗。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前者如疟疾,后者如肺炎、伤寒、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败血症等。
(3)体温下降期:由于机体的自卫作用达到了目的,致热原已被清除,或因病人接受了解热药物治疗,体温调节中枢会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导致体温逐渐下降,达到正常水平。体温下降时可呈聚降型或渐降型。骤降型是指病人的体温于数小时内骤退至正常水平,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恙虫病、输液反应等;渐降型是指体温于数日内才能降至正常水平,如风湿热、结核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伤寒等。由于骤降型病人于体温下降时常大量出汗,故较易发生虚脱或休克。
【真题库】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B.清晨及午后体温较高
C.傍晚体温最低
D.波动幅度在2℃以上
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
答案:A

常见原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
引起发热的原因甚多,临床上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的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细胞破坏。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慢性心力衰竭,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也称中枢性发热,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震荡,脑出血,颅骨骨折,颅内压增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三、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1.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1)低热:体温为37.3℃~38℃。
(2)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3)高热:体温为39.1℃~41℃。
(4)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协和习题: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A.37~37.2℃
B.37.3~38℃
C.38.1~39℃
D.39.1~41℃
E.41℃以上
答案:C
2.临床过程与特点
在临床上,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1)体温上升期:此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或寒战,口唇发绀,自觉外界非常寒冷。体温升高可呈急升型或缓升型。急升型多于数十分钟内体温升至高峰,常39℃以上,伴寒战,常见于疟疾、败血症、大叶性肺炎、输液或输血反应等。缓升型则体温逐渐上升,需数小时或数日才达高峰,常见于伤寒、结核病、布鲁菌病等。
(2)高温持续期:是体温达高峰并保持于一定水平的时期。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动加强对体温的调节作用,散热过程开始加强,但由于体内仍受致热原的不断刺激,产热效应尚未降低,故产热与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速加强,头痛,烦躁和口渴等。此时可有小量出汗。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前者如疟疾,后者如肺炎、伤寒、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败血症等。
(3)体温下降期:由于机体的自卫作用达到了目的,致热原已被清除,或因病人接受了解热药物治疗,体温调节中枢会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导致体温逐渐下降,达到正常水平。体温下降时可呈聚降型或渐降型。骤降型是指病人的体温于数小时内骤退至正常水平,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恙虫病、输液反应等;渐降型是指体温于数日内才能降至正常水平,如风湿热、结核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伤寒等。由于骤降型病人于体温下降时常大量出汗,故较易发生虚脱或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