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肝肿大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Www.512Test.CoM  作者:执业医师考试网  (查看评论)


(四)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1.病因: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者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
2.发病机制: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②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③假小叶形成;④肝内血循环紊乱,导致门脉高压,并进一步促进肝硬化的发展。
3.病理:早期肝脏肿大。分为3型: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大小结节混合性。并有其他脏器相应的病理变化: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脾大、脾亢进、门脉高压性胃病、肝肺综合征。
4.临床表现:代偿期无特别症状;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两大类表现。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如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门脉血栓形成、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各有其不同的发病机制。
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7.诊断
(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史等病史。
(2)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3)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
(4)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表现。
(5)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概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胆汁性肝硬化,较为少见。其病变主要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有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再生结节不明显肝硬化。
2.病理
有特征性的改变。并分为4期:胆小管炎期、胆小管增殖期、瘢痕形成期和肝硬化期。
3.诊断依据
中年以上女性,有显著的皮肤瘙痒、肝大、黄疸;有显著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生化改变;IgM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且滴度很高。确诊靠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诊断:首先要排除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