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呕血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Www.512Test.CoM  作者:执业医师考试网  (查看评论)


二、临床表现
(一)呕血和黑便
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随之出现呕血。呕血的颜色和量及其他伴随症状取决于病变性质、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出血急、量大并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者,血色鲜红或暗红,常混有血块;当出血量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由于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呕吐物可成咖啡渣样。幽门以上的出血常有呕血,幽门以下的部位的出血如果量大并且速度快则可反流入胃并呕出。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故一般伴有黑便。
(二)体温
体温也有轻度的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7.5℃。
(三)血象
出血3~4小时后可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的降低和血细胞比容的下降。病人同时可有白细胞的轻度上升。出血后由于血液在肠道的吸收,可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如无继续出血一般持续3~4天后开始下降。
三、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一)出血量的估计
成人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出血量达50~70ml以上可发生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短时间内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如出血量小于400ml,由于机体的代偿,可无明显全身症状。出血在400~1000ml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四肢冷和脉搏快等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短时间出血量超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则称之为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脉搏频数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及休克。
(二)是否有持续出血的判断来源:考试大
有下列情况时提示有持续的胃肠道出血:①呕血反复不止,且呕血量较多;②黑便1日数次,或从柏油样转为紫红色;③补充血容量后,患者仍头晕、心悸、冷汗等;④心率未减;⑤血压未升,或经输血、输液后回升,但减缓输液速度又趋下降;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容进行性减少;⑦如无严重脱水和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持续增高。
四、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1.上腹痛:中青年人,反复发作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多为消化性溃疡。如老年人出现无规律上腹痛并伴纳差和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2.肝脾肿大:肿大伴腹水形成,提示有肝硬化的可能,应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坚硬并伴结节不平,AFP升高者应考虑肝癌。
3.黄疸: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应怀疑胆系出血;如同时发现皮肤黏膜有出血倾向者,见于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或钩端螺旋体病。
4.皮肤黏膜出血:常与血液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5.相关病史:近期有酗酒或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外伤、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出现呕血应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剧烈呕吐后出现呕血常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多有肝硬化病史,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并有出血倾向和内分泌系统失调表现。查体可见患者呈慢性病容,可见肝掌,蜘蛛痣,胸,腹壁皮下静脉显露或曲张,甚至脐周静脉突起形成水母头状,静脉上可听到静脉杂音。肝脏早期可肿大,晚期坚硬缩小,肋下不易触及。35%-50%病人有脾肿大。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多表现为呕血,黑粪,常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大出血暂停,血压稳定后,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在入院后6小时内)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