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脏的叩诊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平静呼吸,在安静环境下,采用指指叩诊法。
(2)右界叩诊:先叩肝浊音界,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逐一肋间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即为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3)左界叩诊,先触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由下向上逐一肋间叩诊,叩至浊音即为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4)用尺测量每一肋间心脏左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把叩诊各点相连即为心界。
(5)测量前正中线至锁骨中线的距离。
(6)根据叩诊结果作出心脏大小是否正常的结论。
(7)叩诊时应采用轻叩法,所得结果接近实际界线,板指一定要置于肋间隙,一般要求与心缘平行,其他四指不应接触胸壁,以免影响胸壁的振动。
4.心脏的听诊。
(1)听诊顺序:一般由二尖瓣区开始,依次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必要时听颈部、腋下、背部等。
(2)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①心率:成人正常为60-100次/分钟,3岁以下小儿常超过100次/分钟。
②节律;正常成人心跳的节律是规整的,但在健康青年及儿童可有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过早搏动和心房颤动。
③心音:正常心音分为一、二、三、四心音,通常听到的是第一、二心音。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首先应区别第一、二心音,然后注意其强度、性质改变。有无分裂及附加音,以及呼吸对其影响。
④杂音:注意杂音的部位、时期、性质、强度及传导。
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分为六级:
I级:杂音很微弱,所占时间很短,须仔细听诊才能听到。
Ⅱ级:是较易听到的弱杂音。
Ⅲ级:是中等响亮的杂音。
Ⅳ级:是较响亮的杂音,常伴有震颤。
Ⅴ级:很响亮的杂音,震耳,但听诊器稍离开胸壁即听不到。
Ⅵ级:极响亮的杂音,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仍能听到。
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区,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第二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处。
上一篇:体格检查之心脏的视诊和触诊
下一篇:体格检查之肺及胸膜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