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心肺脑复苏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来源:  作者:www.512test.com



3.2 Ⅱ期: 进一步生命救生(ALS)应包括下列内容:

3.2.1 氧疗(6小时内可用纯氧,6小时后氧疗浓度不要超过60%)氧疗的方式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与条件来选择,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 鼻导管给氧:置入深度, 从外观的长度可粗略估计为从患者的耳垂到鼻尖间距离的2/3左右。

2) 导气管给氧(适用于失去知觉者): 口咽导气管:将舌推开后, 把口咽导管以相反方向送入口腔, 在接近咽后壁舌根部时,再旋转180度插入咽下后部。鼻咽导气管: 从一侧鼻孔进入沿舌背滑入至咽后部。

3) 面罩给氧。

4) 面帐及氧气帐给氧(适用于小儿)。

5) 环甲膜穿刺给氧(只能作为提供有效通气的暂时措施):环甲膜位于甲状腺血管上方,声带下方。男性病人恰在喉结之下,标志十分清楚。用18~20号粗针头经气管中线穿刺即可进入气管。

6) 食道封闭导管(只宜作为对昏迷无自发呼吸者在不能作气管内插管时的一种暂时手段)。

7) 气管内插管:通气不需要与胸部按压同步,通气频率为12~15次/分。通常都采用经口亦可采用经鼻插管。

8) 气管切开置管: 为较理想的人工气道。

3.2.2 心脏复律

在心跳骤停中, 心脏常呈心室颤动, 心室停搏及心室自主节律(电-机械分离),其中心室颤动占90%以上。而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必要而有效的方法,且以1分钟内除颤最佳,为此对目击心跳呼吸骤停者可即刻给予单一的心前区捶击,有时偶可使室颤得到转复,但成功率极低,若无效,应及早进行非同步除颤。

一般对成人除颤电极板直径为10~13厘米,首次用200焦耳电能,若无效第二次用200~300焦耳,再无效时第三次用360焦耳。对心室停搏者宜采用快速心脏起搏,可根据不同情况及条件选用非创伤性经皮胸部电极贴敷法起搏,经静脉右心室起搏,经食道起搏或经皮穿刺入心室起搏。

3.2.3 尽快建立静脉给药通道

宜采用上臂或颈部近心脏血管

如果气管已插管而静脉通路尚未建立, 可行气管内给药,但仅限于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安定、异丙基肾上腺素。

心腔内注射弊多利少,原则上只在必不得已时才采用,并以剑突下( 剑突左侧向胸骨后上方刺入)进针比胸骨旁(于第四肋间胸骨左缘2厘米处垂直穿刺)进针为佳。

3.2.4 复苏心脏药物的应用

1) 肾上腺素: 为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适用于各种因素所致心脏停搏。因其作用时间很短,故可重复应用。常用0.5~1mg/5~10ml,静注,每5分钟一次,也可以2mg加入250ml溶液内静滴。

2) 异丙肾上腺素: 适用于心脏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 常用1m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

3) 阿托品: 适用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心脏停搏及复苏后出现的缓慢心率,常以1mg,静注,每隔5‘可重复一次。

4) 利多卡因: 是心室颤动或室颤反复发作的首选药物。常以50~100mg/20ml,静注作负荷量来治疗室颤发作(亦可配合电击),以每分钟2~4mg作持续静滴维持剂量预防室颤发作。

5) 溴苄胺: 适用于利多卡因及电击对室颤治疗无效者。可静注5mg/公斤体重后随即电击除颤,若室颤仍继续,可将剂量增加至10mg/公斤体重,配合电击可每间隔10~15分钟重复再给,直至达到30mg/公斤体重的最大剂量。

3.2.5 防治脑损害

1) 低温疗法: 头置冰帽,使全身降温,必要时可选用冬眠合剂,务使体温降至32度左右。

2) 脱水疗法: 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及50%葡萄糖等。对有抽搐者可用安定、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3.3 Ⅲ期: 持续生命支持(PLS)

指患者的心跳、呼吸复苏成功后随即须考虑处理的问题,以免疏忽或处理不当而再度造成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常包括:

1) 纠正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

2)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 纠正心律失常。

4) 控制呼吸(必要时需采用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

5) 控制及预防感染。

6) 激素及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

7) 监测和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

复苏的成功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需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故必须重视以脑复苏为重点的高级生命支持和后续生命支持。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是脑复苏最初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不影响心肺复苏操作的情况下,脑复苏的基本措施尚有:维持正常血压、控制呼吸、降温疗法、脱水疗法、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