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叩诊检查
1.腹部叩诊以鼓音为主。鼓音区缩小见于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鼓音区扩大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2.肝脏叩诊 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为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肝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
3.脾脏叩诊 正常脾脏位于左腋中线9~11肋间范围内,长度4~7cm,前界不超过腋前线,脾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脾界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
4.移动性浊音 检查时先让被检查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变为鼓音即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为避免腹腔内脏器或包块移动造成移动性浊音的假象,可在右侧卧位的情况下,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次叩诊该部位转为鼓音,向右侧继续叩诊均呈鼓音,则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过l000ml。
5.肾区(肋脊角)叩击痛 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医生用左手掌平放在其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正常无叩击痛。叩击痛阳性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周围炎。
6.膀胱叩诊 用来判断膀胱的膨胀程度,在耻骨联合上方由上而下进行叩诊。膀胱空虚时该部位叩诊呈鼓音,膀胱充盈时该区叩诊呈圆形浊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