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简介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
类型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
生物学性状
病毒呈球形或丝状,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基质蛋白和包膜三层,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乙、丙型。根据血凝素 (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NA、HA抗原变异最频繁,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致病性与免疫
流感病毒的血凝素 (HA),使人和动物的红细胞血凝集。神经氨酸酶(NA)能溶解宿主细胞的表面的神经氨酸,使成熟的病毒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所致疾病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型别繁多,易发生变异,因此人类可反复多次的患病。
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相似,抗原性不同。其中以H5N1型致病力最强,主要引起禽类感染,也感染人类。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较短。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此病,也可用干扰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