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题 考点: ****考点1:帕金森病及其生化改变;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形成路易小体为特征。 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 2.生化改变 脑内存在多条多巴胺能神经递质通路,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纹状体通路。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从血流摄入左旋酪氨酸,在细胞 内酪氨酸羟化酶(TH)作用下转化为左旋多巴(L-Dopa),再经过多巴脱羧酶(DDC)作用转化为多巴胺(DA)。DA通过黑质-纹状体束 作用于壳核和尾状核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DA最后被神经元内单胺氧化酶(MAO)和胶质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分 解成高香草酸(HVA)而代谢。 DA和乙酰胆碱(ACh)作为纹状体中两种重要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上相互拮抗,两者维持平衡对基底节环路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 用。PD患者由于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TH和DDC减少,使纹状体内DA含量显着降低,DA与ACh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造成ACh系统功能 相对亢进,因此产生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等运动症状。 基底节中其他递质或神经肽,如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P物质(SP)、脑啡肽(ENK)、生长抑素(SS)在PD亦 有改变,但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第16题 考点: ****考点4:肛裂; 1.概念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经久不愈。 2.诊断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剧烈疼痛、便秘和出鲜红血;常见于肛管后正中部位。局部检查发现肛裂“三联征”,即肛裂、前哨痔和齿状 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时即可确诊。 3.急性肛裂的治疗 (1)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等外用药物治疗; (2)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利排便; (3)多吃蔬菜水果纠正便秘; (4)局部普鲁卡因麻醉,侧卧位,用手指扩张肛管。对于经久不愈的肛裂可采用肛裂切除术治疗。 第17题 考点: *****考点6: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原发性肝癌进展到晚期诊断比较容易,关键是在亚临床期或临床早期的诊断。 1.高危人群的普查 对于中青年或中老年有肝炎病史的病人,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及时作详细检查。B型超声检查被广泛 采用。结合甲胎蛋白的检测阳性率可达95%以上。 2.定性诊断 (1)血清甲胎蛋白(α-FP,或AFP)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肯定价值,甚至可以发现极小的肝癌,以至于在B超及CT检查时 尚不能定位的癌肿。其缺点是只有70%左右肝癌病人AFP检测呈阳性反应。 (2)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及同工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等增高。 3.定位诊断 (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大小、形态、数目、有无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有肝门、腹腔淋巴结转移等。一般认为B型超声检查诊 断符合率可达84%,可以发现直径2cm以上的肿瘤,但不易与血管瘤及其他良性肿瘤鉴别。是目前有较好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放射性核素扫描:应用198金、99m锝、131碘玫瑰红、113m铟等进行肝扫描,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5%~90%.但对于直 径小于3cm的肿瘤,不易在扫描图上表现出来。采用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ECT)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能分辨直径1~2cm的病 变。 (3)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达90%以上,在影像清晰度及定性、定位方面均优于核素扫描,可检出直径约1cm的小 肝癌,阳性率高于B超及核素扫描检查。 (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线约为1cm,对小于2cm的小胆癌其阳性率可达90%,是目 前公认定性、定位检查方面最好的一种。 (5)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但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 的鉴别优于CT;且无须增强,即可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分支。 (6)X线检查: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肝阴影扩大。肝右叶的癌肿常可见右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或呈局限性凸起。位于肝左叶或巨 大的肝癌,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和横结肠被推压现象。 (7)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有确定诊断的意义。现多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可提高阳性率。但有出血、转移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