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的临床意义
[瘫痪的分类]
(一)按瘫痪部位:
单瘫(monoplegia) 偏瘫(hemiplegia)
截瘫(paraplegia) 四肢瘫(tetraplegia)
(二)按瘫痪程度
轻瘫(paresis) 瘫痪(paralysis)
(三)按瘫痪性质
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比较临床特点痉挛性瘫痪弛缓性瘫痪
瘫痪分布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和截瘫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降低,呈迟缓性瘫痪
反射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浅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阳性阴性
肌萎缩无,可有轻度废用性萎缩显著,且早期出现
肌电图无失神经电位有失神经电位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一)中枢性瘫痪:
1、皮质
局限性病变仅损伤其一部分,故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称单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出现局限性抽搐(常为阵挛性),皮质病变多见于肿瘤的压迫、皮层梗死、动静脉畸形等。
2、内囊
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即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常合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称为“三偏”征。
3、脑干
交叉性瘫痪。
即一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如一侧中脑病变出现同侧动眼神经或滑车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脑桥病变产生同侧5、6、7、8对脑神经障碍,对侧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延髓病变产生本侧9、10、11、12对脑神经障碍,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双侧延髓病变引起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瘫痪,称真性球麻痹,有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纤颤,下颌反射无改变。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引起的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功能障碍称假性球麻痹,特征是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及纤颤。
4、脊髓
横贯性损害可累及本平面脊髓前角细胞和双侧锥体束,故高颈髓(颈1~4)病损,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常伴呼吸肌障碍。颈膨大(颈5~胸2)病损产生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胸髓病损产生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腰膨大病损(腰1~骶2)产生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脊髓半横断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