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
(一)概述
乳腺囊性增生症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是女性多发病之一,常见于25~40岁。
基本病理改变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也可为腺管内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或腺管周围囊肿形成。
(二)临床特点
1.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突出表现。胀痛的特点是程度不一,具有周期性,即月经前期症状加重,月经过后缓解。肿块常为多发性,呈结节状或条索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楚,但相互无粘连,可被推动。肿块在月经过后有所缩小,且腋下淋巴结无肿大。胀痛和肿块可限于一侧,也可见于双侧,可为局限性也可为整个乳房。
2.另一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有时伴有乳头溢液,多为黄绿色、无色浆液或棕色血性。本病有时与乳癌混淆,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者有发生恶变可能(约2%~3%)。
(三)处理
1.教病人学会自查,自查最好在每次月经刚结束时进行;
2.对怀疑有乳癌者,嘱病人每隔2~3个月到医院复查,必要时行活组织切片检查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3.因该病病史长,故应做好耐心细致解释工作,并密切随访,做到既解除病人顾虑,又不致漏诊乳癌;
4.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内分泌治疗、碘化钾、中药及对症处理。
乳房纤维腺瘤
(一)临床特点
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年龄在性功能旺盛时间(18~25岁)。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同时或不同时),无明显自觉症状,包块增大、质坚硬、边界清楚、易推动、表面光滑,月经周期对肿块大小无影响。
(二)处理
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可能,故应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乳腺癌
(一)概述
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以及腺泡的上皮,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l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2. 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20岁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相关。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腺癌发病均有关。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有争论,多数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另外,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北美、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而低发地区居民移居至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提示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二)临床表现
1.最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16%~20%)、内上象限(13%~16%)。
乳房发生乳腺癌最常见的部位
A.乳头部位
B.内上象限
C.外上象限
D.内下象限
E.外下象限
参考答案:C
2.早期表现
患侧乳房发现无症状的单发肿块,肿块质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很清楚、活动度小,腋窝无或有散在的小的淋巴结。
3.进展期:
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凹陷(酒窝征)(如果出现则提示癌肿或脂肪坏死累及Cooper韧带),乳头内陷或偏向癌肿方向,进一步加重则会出现局部“桔皮样”变(乳房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癌肿凸出。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可活动,甚至数目增多、粘连成团,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着。
[真题]1.乳癌侵犯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后,引起相应的皮肤改变是
A.桔皮样变
B.乳头内陷
C.表面皮肤凹陷
D.局部水肿
E.铠甲状胸壁
参考答案:C
协和习题8.下列哪项是乳癌出现表面桔皮征的机制
A.乳房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
B.癌肿侵入乳管使其收缩
C.癌肿侵犯Cooper韧带使其收缩
D.癌细胞浸润大片皮肤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协和习题12.下列哪项不是乳癌的临床表现
A.肿块生长速度较快
B.癌块表面皮肤凹陷
C.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
D.桔皮样外观
E.最早表现为无痛,单发小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