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来源:  作者:www.512test.com



答案:E
(五)甲状腺危象:表现为术后高热、脉搏细速、呕吐和精神症状等,多发生于术后36小时以内,病情凶险。
处理:①口服碘剂或静滴碘化钠5~10ml(加入葡萄糖溶液500ml中);②应用激素;③普萘洛尔口服或静滴;④其他:应用镇静剂、降压药、强心药、降温、吸氧等。
协和习题1O.原发性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切除后,12小时突然高热、烦躁、呕吐、脉速,可能是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吸入性肺炎
B.术后上感
C.术后严重反应
D.甲状腺危象
E.切口内出血
答案:D
(六)甲状腺功能减退
多为切除甲状腺过多或残留甲状腺血供不足所致,常表现为术后无力、水肿。T3、T4值持久低于正常值下限,可口服甲状腺素治疗。
(28~30题共用题干)
女,45岁,近一年来盗汗、心悸、易怒,食量增加。检查:突眼,心率110次/分,血压126/84 mmHg,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Ⅲ°,心律齐、无杂音,举手颤动明显。查血T3、T4高于正常值。诊为原发性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拟行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
[真题2005]28.若用丙基硫氧嘧啶+碘剂作术前准备,未达手术要求的表现是
A.心率在90~100次/分
B.血T3、T4值均正常
C.甲状腺缩小变硬
D.甲亢症状缓解
E.基础代谢率低于+20%
答案:A
试题点评:甲亢病人术前准备要求心率小于90次/分。
[真题2005]29.该病人手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
A.手术区出血压迫气管
B.双侧喉上神经损伤
C.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D.甲状腺危象
E.手术切口化脓性感染
答案:A
试题点评: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①切口内出血压迫血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
[真题2005]30.若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四肢乏力、盗汗
B.食欲下降或厌食
C.颈部皮肤浮肿
D.B超示残余甲状腺内结节性肿大
E.T3、T4值持续低于正常值下限
答案:E
(七)甲亢复发
多为甲状腺残留过多所致。轻者可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重者应用131Ⅰ或重新手术治疗。
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1.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2.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瘤两种,前者较常见。腺瘤周围有完整的包膜。
3.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
4.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能随吞咽上下移动。
5.腺瘤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并有低热。
6.治疗原则:腺瘤摘除或一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中应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免误治。原因有二:甲状腺腺瘤10%可恶变,20%可并发甲亢。
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特点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病理类型发病率(%)年龄性别恶性程度生长速度转移方式预后
乳头状腺癌60中青年女多低慢淋巴为主好
滤疱状腺癌20中年女多中较快血行为主较差
未分化癌15老年男多高快血行为主差
髓样癌*7中年男、女中较快淋巴为主较差

*髓样癌为来自C细胞,可有家族史,多为双侧,分泌降钙素可致腹泻。
1.乳头状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多见于30~45岁女性,恶性程度较低,约80%肿瘤为多中心性,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这一点对计划治疗十分重要。较早便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
2.滤泡状腺癌约占20%,常见于50岁左右中年人,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33%可经血运转移到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颈淋巴结侵犯仅占10%,因此病人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约占15%,多见于70岁左右老年人。发展迅速,且约50%早期便有颈淋巴结转移,高度恶性。除侵犯气管和(或)喉返神经或食管外,还能经血运向肺、骨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l5%。
4.髓样癌仅占7%。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calcitonin)分泌细胞(C细胞),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囊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呈未分化状;瘤内有淀粉样物沉积,可兼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
总之,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真题]9.关于甲状腺髓样癌,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
B.髓样癌占甲状腺癌7%
C.甲状腺髓样癌的肿瘤标记物是降钙素
D.手术原则同乳头状腺癌
E.可兼有淋巴和血行转移
答案:A
解析:甲状腺髓样癌发生率7% ,恶性度中等,预后较差,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真题]13.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激素是(2002、2003)
A.甲状腺素
B.促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E.胰高血糖素
答案:C(2002、2003)
解析: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率7% ,恶性度中等,预后较差。
协和习题19.女性,25岁,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块7天,近3天肿块迅速增长,伴有胀痛,甲状腺SPECT检查甲状腺右叶冷结节,应初步诊断为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腺瘤
D.甲状腺癌
E.甲状腺囊腺瘤并发囊内出血
答案:E
协和习题31.女性,20岁,颈前区中线甲状软骨下方可扪及2cm直径大小肿块,131I扫描示冷结节,碘甲状腺显影示冷结节处仍无放射性物质浓聚,B超示该肿块为实质性。可诊断为
A.颈淋巴结炎
B.颏下皮样囊肿
C.甲状腺腺瘤
D.甲状腺舌管囊肿
E.囊状淋巴管瘤
答案:C
三、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发现甲状腺肿块,无痛性肿块、增长迅速、结节坚硬,不光滑,吞咽时活动度低。与周围组织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分化高的甲状腺癌发展缓慢,分化低的甲状腺癌常迅速增大而有压迫症状: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Horner综合征。髓样癌产生5-羟色胺致腹泻心悸、脸红等颈淋巴结转移率高,有时转移灶可大于原发灶。未分化癌这一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最差。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偶然发现甲状腺有一硬而不光滑肿块
B.近甲状腺峡部活动度大的肿块
C.甲状腺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
D.甲状腺包块伴声嘶
E.甲状腺包块伴颈淋巴结肿大
答案:B
协和习题30.女性,27岁,发现甲状腺结节3个月,近l个月来出现Homer综合征,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麻痹。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重度甲亢
B.甲状腺腺瘤并发囊内出血
C.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
D.桥本氏甲状腺炎
E.甲状腺癌
答案:E
协和习题23.男性,20岁,被他人发现颈部肿块2天而来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气管右侧可扪及一结节,质硬,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颈淋巴结炎
B.颈淋巴结结核
C.恶性淋巴瘤
D.甲状腺腺瘤
E.甲状腺癌
答案:E
协和习题22.男性,28岁,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块15天,近3天来似有增大,99锝扫描示“冷结节”,碘甲状腺扫描示冷结节处有放射性浓聚,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为实质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青春期甲状腺肿
C.甲状腺腺瘤并发囊内出血
D.结节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癌
答案:E
协和习题11.哪一种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最差
A.乳头状腺癌
B.滤泡状腺癌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甲状腺瘤恶变
答案:C
协和习题12.甲状腺肿大并出现Homer综合征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甲状腺腺瘤
C.甲状腺癌
D.甲状腺炎
E.单纯性甲状腺肿
答案:C
[真题]1.女,6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病变是
A.转移癌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恶性淋巴瘤
D.淋巴结结核
E.转移性肉瘤
答案:E
解析:肉瘤淋巴转移少见。
[真题]27.女性,42岁,右颈侧肿块2月余,如蚕豆大、可活动,无压痛,无发热及咳嗽。鼻咽部无异常。甲状腺峡部可及直径0.5cm大小结节。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淋巴结炎
B.甲状腺癌转移
C.淋巴结结核
D.肺癌转移
E.鼻咽癌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考虑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根据淋巴结部位考虑来自头颈部肿瘤,查体鼻咽未见异常,甲状腺峡部可及结节,因此考虑为B。
四、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一)病史
1.儿童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
2.男性,特别是年轻男性的单个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
3.过去甲状腺正常,突然发现结节,且短期内发展迅速,恶性的可能性大。
4.乳头状囊性腺瘤囊内出血的病人常有重体力劳动或剧烈咳嗽史,且病变局部有胀痛。
(二)体检
1.多个结节多为良性病变,单个孤立结节应考虑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腺癌。
2.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活动度大;腺癌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或不活动,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同侧颈部常有肿大淋巴结。
(三)放射性核素扫描
甲状腺癌均为冷结节,边缘一般较模糊;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时也可表现为冷结节,但边缘多较清晰;
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冷结节或凉结节,边缘清晰或模糊;热结节多为高功能腺瘤,一般不恶变。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鉴别结节是囊性或实性,实性结节并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楚,恶性可能大;CT检查常用于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发现、定位,并判断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五)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癌诊断正确率达80%以上,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26.对甲状腺肿瘤性质诊断正确率可达80%以上的检查方法是(2005)
A.B超
B.CT
C.ECT
D.磁共振
E.细针穿刺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