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输血的历年真题与评论

来源:  作者:www.512test.com



答案:E
二、成分输血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高,治疗效果好
.使用较安全,减少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不良反应少
.保存、使用方便
.综合利用,节约血资源
【真题】22.关于成分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减少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
B.治疗效果不如全血好
C.输血不良反应少
D.节约血液资源
E.便于保存和使用
答案:B
(二)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用多联袋(几个袋子连在一起)制备,先把全血离心,然后尽量移除上层血浆,再把添加剂加入红细胞内即制成。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红细胞制品
红细胞悬液适应症
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
②外伤、手术、内出血→急性失血需要输血
③小儿、老人及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要输血者
红细胞悬液剂量及用法
视病情而定,成人1单位(200ml全血制得)提升Hb5g/L估算,小儿5ml/kg 提升1克/分升
充分混匀,输血器输注
2.浓缩红细胞:将采集到联袋内的全血经过离心使红细胞下沉,把上层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
(1)适应症:与红细胞悬液相同
(2)剂量及用法:与红细胞悬液相同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从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中去除白细胞。
n离心法(又称去膜法)能去除70%以上的白细胞,我国血站普遍采用
n滤器过滤法 能去除95%以上的白细胞。好的滤器能使白细胞去除率达99.9%以上,多在血库或床边进行
适应症:
.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发热反应的患者
.准备作器官移植患者
.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障、重型地中海贫血
.剂量及用法:同悬红
【真题】7.一位体重60 kg的女患者,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
A.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B.保存全血
C.洗涤红细胞
D.新鲜冰冻血浆
E.新鲜全血
答案:A
2004年考题:
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首选的血液制品为( )
A.全血
B.红细胞悬液
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D.洗涤红细胞
E.浓缩红细胞
答案:C
2004年考题:
男性,35岁,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头晕、乏力、心悸2天入院。入院时检查:贫血外貌,Hb50g/L,患者既往有多次输血史,1个月前在输血过程中曾出现发热反应,体温达39.5°,经对症处理缓解。此次给予输血治疗,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
A.全血
B.洗涤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红细胞悬液
E.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答案:E
4.洗涤红细胞
全血或红细胞悬液经过离心,把上层血浆或添加剂及白膜层移去,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常规洗涤3次),最后加50ml生理盐水悬浮即制成
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剂量及用法:制备过程中损失了部分红细胞,用量要比悬红大一些
【真题】21.女性,55岁,因子宫癌入院准备进行全子宫切除。患者曾有输血并出现过敏反应的病史。Hb100g/L,血小板100×109/L。现准备术中用血,最好是选用
A.新鲜全血
B.浓缩红细胞
C.红细胞悬液
D.洗涤红细胞
E.红细胞悬液和血浆
答案:D
试题点评:患者曾有输血过敏史,而洗涤红细胞是除去全部血浆和90%白细胞及血小板,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
5.浓缩白(粒)细胞:制备方法有手工法和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主要原因是:①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单采法)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粒细胞;②粒细胞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③粒细胞输注副作用大;④粒细胞显著减少的患者已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如注射G-CSF
浓缩白(粒)细胞输注具备以下3个条件
.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有明确的细菌感染且感染相当严重
.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
.剂量及用法
每天输注的剂量要大于1.0×1010个粒细胞,而且要每天输注一次,连续4~6天,直到感染被控制或证明无效为止,用输血器输注
6.浓缩血小板—采集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从单个供者采集一次就够一个治疗剂量,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极少
.手工法:从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需要多个供者才够一个治疗剂量,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较多
.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剂量应至少含血小板2.5×1011个
(1)浓缩血小板—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数低于20×109/L伴有严重出血
.血小板数不低,但因功能异常致严重出血
.大量输血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伴严重出血
.预防性输注:仅用于血小板数较低并有潜在出血危险的患者,不可滥用
(2)浓缩血小板的剂量及用法:
.输注剂量视病情而定
.每m2体表面积输入1.0×1011个血小板,→输注后1小时的外周血小板数增高(5~10)×109/L
.儿童每10㎏体重要输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2个单位(200ml全血制成的血小板为1个单位)
7.新鲜冰冻血浆(FFP):全血采集后于6~8小时内分离出血浆,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几乎含有血液全部凝血因子,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种血浆
(1)适应症:
.单个或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抗凝血酶Ⅲ缺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时作为置换液
(2)剂量及用法:
首次剂量为每㎏体重10~15ml,维持剂量为每㎏体重5~10ml。37℃水溶中融化,不断轻摇血袋,直到血浆完全融化为止。融化后在24小时之内用输血器输注
8.普通冰冻血浆 它与FFP的主要区别是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Ⅷ含量较低,适用于因子Ⅴ和Ⅷ以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替代治疗
9.冷沉淀 FFP于4℃融化后分离出沉淀物
适应症:①儿童及成人(轻型)血友病A型;②血管性血友病;③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剂量及用法:每10㎏体重输入1~1.5单位(400ml全血的血浆制备成1个单位)。用前需融化,尽早快速输注
10.健康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从混合人血浆中提取而得,经60℃10小时加热灭活各种病毒,无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
(1)适应症: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扩容、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防治新生儿溶血的核黄疸
正常人血清白蛋白含量35~50g/L,占血清胶体渗透压3.5~3.7kpa的60~80%,白蛋白1g可保留循环水份18ml,25g白蛋白的渗透压相当于500ml血浆;白蛋白能和胆红素可逆结合,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2)剂量及用法:根据病情和检验结果,成人每次4~10g,小儿0.5~1g /㎏ ,缓慢静脉滴注
【真题】9.健康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用于
A.补充营养〖KG3〗
B.增强机体抵抗力
C.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扩容治疗
D.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E.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答案:C
2003年考题
男,58岁,患肝炎已10余年,因无力、纳差、腹胀20天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肝功能试验显著异常,其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为治疗低蛋白血症,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
A.全血
B.新鲜冰冻血浆
C.普通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白蛋白
答案:E
11.静脉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应用某些技术由上千人份的混合血浆制备。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实际上是把免疫球蛋白制剂中所含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变为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适应症: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小剂量→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大剂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单独用抗生素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血液病患者并发的全身性病毒和(或)细菌感染的治疗
.剂量及用法:小剂量每3~4周输注0.1~0.3g/㎏;大剂量每天输注0.4g/㎏,连续5天为一疗程
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新的症状和体征,不能归因于受血者原发疾病
.即发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4小时内
.迟发反应:输血后几天至十几天
.免疫性反应:由免疫机制而发生的反应
.非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发热反应。 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致热原。
(一)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输血反应。
定义: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受血者体温升高1℃以上,排除其他可导致体温升高的原因
临床表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出汗、皮肤潮红等,一般血压不降低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
免疫性:输血的患者血浆内含抗白细胞抗体,和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发生反应刺激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或通过补体和巨噬细胞发生反应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主要的内源性热源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非免疫性:主要是热源反应。采、输血器材污染了热源质
【真题】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
C.过敏反应
D.溶血反应
E.细菌污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