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国护士网为首页 | 中国护士网专注于知识的分享,因为专注,所以更好!
分享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来源:  作者:www.512test.com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皮肤粘膜瘀点的发生机制
(4)临床表现: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5)诊断: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依据
(6)治疗:普通型流脑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伤,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一、病原学
脑膜炎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白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的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发现。
二、流行病学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染期多数超过发病后10天,本病隐性感染率高。通过呼吸道传播,病原菌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仅约1%为典型流脑表现。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11月到来年5月,3月到4月是高峰。人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力,但随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多,使流脑呈周期性流行。
三、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和毒力强弱、人体防御功能有关。若免疫力低下而细菌数量多毒力较强,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少数发展为败血症。败血症期间,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四、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90%以上。前驱期仅表现上呼吸道症状。败血症期重要的体征是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开始为红色,以后为紫红色,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大泡。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和毒血症状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和脑膜刺激征。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五、诊断
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发病,儿童多见)、临床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体征(脑膜刺激征)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及细菌性脑脊液改变(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升高为1×109/L,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核氯化物降低),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六、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就地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药物,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尚未出现耐药,作为首选药。此外,氯霉素通过血脑屏障较为容易,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疗效相似,用于不适合青霉素或氯霉素治疗的患者。
七、预防
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d;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多拥挤的人群;菌苗预防注射制剂为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磺胺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