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艾滋病

来源:Www.512Test.CoM  作者:执业医师考试网  (查看评论)
艾滋病 1.病原学 1983年首次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来了一种特殊病毒,随后即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再具体分为HIV-1和HIV-2两个型,在西非地区流行的病毒型主要是HIV-2,而HIV-1广为分布于世界各地。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无症状HIV携带者成为最重要的传染源。HIV存在的组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HIV量大)。气管分泌物、浆膜腔液、CSF、唾液、泪液、母乳亦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3)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性病患者、静脉吸毒者、应用进口血制品(1996年以前)。发病年龄主要是50岁以下青壮年。 3.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4.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左右可以发展为艾滋病。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1)Ⅰ期 急性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可出现CD4/CD8倒置。一般症状持续3~14日后自然消失。 (2)Ⅱ期 无症状感染,本期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核心和包膜蛋白的抗体,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3)Ⅲ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其特点是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cm以上,质地柔韧,无压痛,无粘连能自由活动。 (4)Ⅳ期 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现5种表现: 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曾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②神经系统症状,除以上症状外,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④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病等。 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5.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初筛检测:ELISA;确认实验:免疫印迹法 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皮肤黏膜卡波氏肉瘤。 6.治疗:直至目前为止艾滋病尚无根治的有效疗法。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为抗HIV治疗,药物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7.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