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流行性出血热

来源:Www.512Test.CoM  作者:执业医师考试网  (查看评论)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亦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为特征。 (一)病原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一般相隔数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但不会引起全国大流行。 2.传播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传播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也常见。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数人呈隐性感染状态,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 (三)发病机制:HFRSV对人体具有泛嗜性,引起多脏器损伤。HFRSV对机体有直接损伤作用,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Ⅲ型变态反应)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伤的原因。 (四)临床表现 1.发热期 (1)多为突起高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2)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即为头痛、腰痛和眼眶痛。腹痛剧烈者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 (3)毛细血管损害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皮肤充血呈醉酒貌,粘膜充血多见于眼结膜、软腭和咽部。皮肤充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索点状和搔抓样淤点。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 (4)渗出性水肿表现在球结膜水肿,眼球转动时有涟漪波,重者可呈水泡,甚至突出眼裂。渗出水肿越重,病情越重。 2.低血压休克期 多数患者出现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此期容易发生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少尿期 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主要表现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 此期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不完善,尿素氮等物质引起的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以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 经过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ml以下。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垂体功能减退、心肌劳损等。 (五)诊断 1.血象: (1)白细胞: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 中性粒细胞明显左移,并可出现幼稚细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3)血小板: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发热期尿中有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低血压期尿蛋白上升,可有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尿中出现膜状物,为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凝聚物。 3.血生化检查: 血尿素氮和肌酐在低血压休克期上升,电解质可出现紊乱。 4.血清学检查: 包括血清IgG和IgM抗体,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 (六)治疗 1.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 2.低血压休克期首先应尽快扩容,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3.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 4.多尿期应补充足量液体和钾盐,同时应注意预防继发感染。 预防措施包括防鼠灭鼠、加强食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和做好消毒工作。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