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资讯

收视率已被污染!“造假”形成利益链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收视率造假,样本户被污染,零收视频现……多年来,收视率一直是电视业内引起争议的话题,甚至招来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批评。近期,这一话题更成了全国两会的热点,包括欧阳常林、张国立、张泽群等代表委员都纷纷向收视率“开炮”。收视率造假为何屡屡蒙上迷雾?晨报记者近日在业内进行了一番调查。

  [事件] 两会代表屡次炮轰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在河南代表团小组发言中率先“炮轰”收视率,称收视率背后是利益驱动,并毫不讳言:“你会相信没有人拿钱去买收视率吗?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有,也听说过。收视率目前已经被污染。”

  无独有偶,同一天,前湖南卫视“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常林也在小组讨论时指出,近两年来由于收视对赌协议的存在,造成收视率逐渐泛滥的现象,他表示:“现在很多电视台存在收视率造假现象,比如一个制作公司,要卖一个节目给电视台,找了很多广告商,要和电视台签对口协议,协议包括收视率要达到的指标,这中间就有专门搞收视率的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收视率造假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比起前两位代表委员的婉转,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国立则直接抨击电视收视率造假问题,“现在收视率已经假到都可以用钱买了,这个风愈演愈烈”。张国立还称,现在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和一些机构联合起来做,他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现在社会很浮躁、不讲诚信,所以一定要全面依法治国,引导大家树立起法律观念。

  [乱象] “造假”形成利益链

  事实上,这两年来,“收视率造假”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2012年,中视丰德董事长王建锋就曾在网上公开收视率造假黑幕,披露“电视节目一天花1.6万元,收视率保证上1; 每年投入5000万元,收视便能进全国前十强”,甚至将购买收视率的合同曝光,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2013年,湖南卫视某剧在上海遭遇“零收视”,这让湖南卫视放言要联合索福瑞共同调查。

  同时,随着近两年来综艺节目多点开花,许多市场化公司纷纷借着“制播分离”的大潮投入到节目制作中。正如欧阳常林所抨击的,制作公司要在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将节目推销给电视台,就会签下“收视率必须达到几个点”的协议,而电视台也需要这些收视率来吸引广告商,从而给了收视率造假公司的生存空间,由此形成一个利益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视人士告诉记者,去年有部分节目在某些地区播出,广告时间收视率都在最高峰值,其他时间就立即掉了下去。另据报道,去年2月11日,全国33城市收视数据显示,当天全国整体收视率超过40%,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收视数据可以理解为“马路上已经没有人”。

  [调查] 拜访送礼污染样本户

  目前,我国收视率的数据来源只有索福瑞一家公司,而索福瑞的主要调查方式,是通过样本户家中安装收视测量仪,从而进行数据化分析统计。这种统计方式一直都被业内诟病,像张泽群就表示,全国目前只有1万个左右的收视调查仪,而记者也从业内了解到,像北京这样的收视比重居前三的特大城市,收视样本户却仅有1259个。由此可见,用这1万多个样本户的收视喜好来代表全国人民的欣赏水平,未必周全。

  与此同时,收视样本户数量的不足,也催生了污染样本户。目前,所谓专业收视公司控制收视率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样本户信息,进而通过拜访、送礼等方式“收买”样本户。一位样本户曾透露,自从安装收视测试仪后,家里的电话就忙个不停,不时有人登门拜访,逢年过节还寄礼品甚至送钱,为的就是让他们锁定某频道。因此,业内也一直呼吁应大幅度增加样本户数量,从而有效减低收视率造假的概率。

  [治理] 统计体系应与时俱进

  大家都明白,现行的这套收视率体系并不客观和可靠,但所有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却都要被这套体系牵着鼻子走,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电视界的悲哀。正像张泽群所言,用这样的评价体系来决定中国电视节目的价值导向,更是低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审美水平。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收视率造假,是源于这套收视体系,在电视节目制作水准飞速发展的今天,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同时能有两到三个收视指标互为参考和竞争,可以相信,收视率的公信力会提升。

  事实上,从行业的大趋势来看,电视收视率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数据体系。随着三网合一时代的到来以及IPTV等交互性机顶盒的广泛应用,今后通过IP地址等手段,数据的搜集将会越来越便捷和客观,相信到了那天,目前神秘的收视数据将会公开、公平、公正,观众爱看什么节目、电视剧,一目了然。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