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捂秋冻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下面是有关春捂秋冻的相关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过年之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很多年轻人急于患上了春装。懂得养生,保健身体的人不会这么早就患上薄薄的春装。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我们要适当的“春捂”,但春捂也是要捂得恰到好处。
一、春捂要恰到好处:
1、把握时机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把握气温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3、注意温差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4、持续时间
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二、初春养生之道:
初春季节,气温的急升骤降,天气的忽冷忽热会刺激人体植物神经系统,使一些体质较差的人,体内功能发生紊乱,调节失控,出现不平衡,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被某些病菌、病毒攻破“防线”而疾病缠身。因此,在这个“非常”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大家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1、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3、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4、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5、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以上就是有关为什么要春捂秋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