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知识:门静脉置管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
1 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1.1 妥善固定导管 每日观察导管有无脱出现象,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防止拽出,如有脱出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1.2 防止管腔堵塞 每日8AM、8PM分别以5ml(100U/ml)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冲管时先回抽血液,确认无阻塞且有血液被抽出后再冲洗封管。回抽时不要用力过大,防止导管的一端紧贴管壁,造成回抽血不明显。冲洗及封管完毕后,要保证整个管腔内充满肝素盐水。经门静脉导管给药前后,均应用肝素盐水予以冲管。
来源:www.examda.com 1.3 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常规进行局部消毒换药,敷料浸湿及污染时,随时换药,换药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为防止逆行感染,每周二、五更换肝素帽,且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固定于腹壁上。如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渗出时,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2 做好患者的宣教 术前向患者讲明手术后在其腹部会留有一门静脉导管,讲解留置导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免患者在活动或睡眠时不慎将其拽出而发生出血。术后指导患者勤换内衣,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需要输入医嘱规定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需持续12h匀速泵入。为减少患者日间入厕不便且易产生疲劳感,我们采取了每晚1次的给药治疗方法,这样就减轻了患者的后顾之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来源:www.examda.com
2.3 特殊用药的观察与护理 肝硬化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肝功能较差,为了使患者术后肝功能得到改善,可经门静脉导管直接给予药物进行肝脏营养支持,起到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改善肝血流的作用。但是,某些药物在使用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促肝细胞生长素,使用药初期有些患者会出现低热和皮疹,护士在应用药物时要向患者解释此反应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会自行消失。同时,凯时有改善肝血流的作用,在使用中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在由门静脉导管注入时,速度宜慢,以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
来源:www.examda.com
2.4 患者全身情况的观察与护理
2.4.1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患者如有体温升高,除了排除其他感染因素外,还应考虑是否有门静脉置管感染。遵医嘱除积极降温和应用抗生素外,还应通知医生,考虑是否予以拔管,并留取材料做细菌培养。
2.4.2 注意观察经门静脉抽出血液的粘稠度 定期复查血小板,以防止门静脉血栓形成,及时查看化验结果,若PLT升至500×10 9 /L时,应配合医生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在此期间,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观察患者有无牙龈、鼻腔出血。本组2例患者通过门静脉导管进行了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满意。
2.4.3 脾切除术后防血栓形成护理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在短期内可迅速升高,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易形成下肢静脉,特别是深静脉血栓[2] 。护士应协助患者抬高双下肢,鼓励患者经常做双下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并嘱家属在患者卧床时协助按摩双下肢。护士要定时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有无双下肢肿胀、发热等不适。
2.4.4 本组20例患者均通过门静脉导管进行了门静脉压力的测定 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操作,了解所测定的数值。当门静脉压力高时,遵医嘱给予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同时还应警惕门静脉系统新的侧支循环形成。护士要做好患者的饮食宣教。来源:www.examda.com
2.4.5 患者经复查肝功能好转,B超示门奇静脉内无血栓形成,可考虑拔管 门静脉导管拔除后,嘱患者24h内少活动,予以腹带加压包扎,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如患者出现腹痛、心慌、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应考虑有拔管并发症的可能,要立即配合医生实施抢救。
来源:护士笔记网-护士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