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一、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后引起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青霉素属于药物的半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由于IgE与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形成的抗体固定在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受类似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由于血管活性物质作用的部位不同及个体差异,故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
一般在作青霉素皮内试验或注射药物后数秒或数分钟内闪电式发生,也有的于半小时后出现,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1.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缺氧和窒息,病人主观感觉胸闷,喉头堵塞伴濒危感,客观表现气急、紫绀、口吐白沫。
2.循环衰竭症状 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头晕、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二)血清病型反应
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 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上述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故必须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
三、皮内试验方法
(一)皮内试验液的配制
皮内试验液以每毫升含100-500u的青霉素G等渗盐水溶液为标准(即皮试液浓度为100-500u/ml)具体配制如下:
以青霉素一瓶(80万u)为例,注入等渗盐水2ml则每ml含40万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4万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4000万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400万u.
取0.25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100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二)试验方法
取青霉素皮试液0.1ml(含10u)作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后,判断试验结果。
(三)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四)注意事项
1.试验前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
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同时报告医生,在医嘱单、病历、床头卡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来源:护士笔记网-护士资格考试